建材行业周观点:继续关注建材板块基本面的确定性优势
外部环境变化下,对建材行业边际变化预期有二:1.建材行业以内需为主导,以内需对冲外部环境的期权有望定价;2.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品价格出现调整,油价为锚定的原材料成本有望下行让利行业。总体而言,近期外部环境对建材基本面预期的相关性反而偏积极,确定性优势凸显。我们对2025 年建材基本面的关键词是:“龟兔赛跑”——供给优化出清的积累,伴随需求的企稳而释放利润。板块盈利能力的修复,节奏上最快在25Q1 或可逐步兑现。
水泥:纯内需定价大宗品,错峰提价落实走向顺畅。我们以产业链负债表为视角,预判观察年内水泥需求降幅压力放缓确定性高(参见报告《从产业链负债表预判实物量拐点的新视角》)。从产业一线观察来看,“原在建”重点工程贡献了重要的内需对冲潜力。广东等经济大省的对冲启动或已经提前展开。观察水泥行业全国整体来看,4 月错峰计划和进一步提价稳价形势顺利。我们报告《水泥的“龟兔赛跑”时刻》阐述了水泥25年投资逻辑,今年水泥行业需求韧性和格局稳固经受了考验,煤炭让利使得行业有机会将格局改善兑现成利润,25Q1 盈利改善已值得期待。
消费建材:利润率修复是主线,原料降价预期助力成本优化。外部环境变化下,对建材行业边际变化预期有二:1.建材行业以内需为主导,以内需对冲外部环境的期权有望定价;2.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品价格出现调整,油价为锚定的原材料成本有望下行让利行业。总体而言,近期外部环境对建材基本面预期的相关性反而偏积极,确定性优势凸显。我们对2025 年建材基本面的关键词是:“龟兔赛跑”——供给优化出清的积累,伴随需求的企稳而释放利润。板块盈利能力的修复,节奏上最快在25Q1 或可逐步兑现。
玻纤:产业对关税顺价能力预期较强。玻纤作为全球贸易品,市场对关税加征影响存担忧。而我们观察产业预期对下游关税顺价的能力较强。同时,中国巨石等行业龙头在美国等海外重点市场均有产能布局,因此对公司的实际影响相对更小。站在当前时点看,风电等结构性景气消化了前期供给端释放的压力,行业主要企业的提价意愿和提价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盈利修复的确定性仍然较强。
本周建材核心企业自主披露一季报预告,验证建材在去年极低基数下,业绩同比弹性高,水泥和玻纤尤为明显。进入4 月后,核心大宗品种进入价格和需求的分化期:
1)在前期提价陆续到位后,水泥和玻纤价格均进入盘整期。水泥方面,本周沿江水泥价格看湖北有所松动,安徽和江浙保持稳价,但下游搅拌站压力有所增加,预计价格会进入振荡期,玻纤方面,合股纱价格本周小幅松动,主要是需求走货有所放缓。
2)价格的盘整不改变Q2 高确定性。龙头水泥企业在4 月吨毛利已经同比高出30 元/吨,玻纤头部企业瞬时吨净利也高出去年300 元/吨,一季度的提价效果陆续在Q2 落地,带动头部企业的盈利仍在稳步抬升,即便短期价格有小幅波动,不改变Q2 业绩同环比的确定性。
3)后市内外需或成为下半年分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关税环境的不稳定性预计给下半年出口带来压力,玻纤头部企业在全球有基地布局,因此在定价和盈利上有优势,但出口量的同比增速或放缓,可能带来下半年供需关系松动。与此相对,内需在低基数上仍有政策空间,或在后续仍有潜在弹性空间。
2、消费建材:政策和成本同时带来预期
消费建材近期关注度增加逻辑有二:1.政策预期又起,在整个建材板块中消费建材与地产关联度最高;2.原材料端油价的走弱,消费建材上游很多都与石化行业相关联,成本让利伴随今年竞争趋缓从而在产业链里留存更多利润的预期开始带来。
消费建材产业一线,目前观察B 端信心相对企稳有所超预期,C 端目前发货情况分化因为年初主要是经销商备货周期,后续市场去化要从4 月开始才能更加明朗,Q1 相对企稳,前期风险压力大或价格压力较明显的赛道和个股会在Q1 迎来边际改善。
我们对2025 年消费建材的推荐逻辑是:盈利修复领先于营收的进一步增长,2025 年产业对经营预期全面下调,因此在毛利率端或看到价格竞争的放缓和降本的进一步改善;而在费用端有望看到伴随预算压制和渠道价格企稳,对费用的节约。盈利弹性有望领先于营收增速来释放。
东方雨虹:零售转型继续领先,分红大超预期化解风险公司公告2024 年年报,24Q4 公司营收63.57 亿元同减14.81%,归母净利-11.69 亿元,盈利端业绩前期已经预告没有分歧。核心看点是:1)年报分红44 亿(后调整为分两次发放)中期分红14 亿+,全年合计59 亿不仅对应短期20%的股息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一次性解决实控人的质押风险;2)公司的分红,以及流动资产的处置,以及渠道返利补偿,都体现了公司治理正在出现巨大的改善,执行力迎来回归。
防水行业出清最透彻价格竞争底部确认度最高,同时公司大幅调整渠道结构,扩大成本优势,拓展海外增长可能,执行力也在迎来回归。市场对2025 年公司一致预期在20e 左右,对应底部估值15X,继续重点推荐。
兔宝宝:现金流与分红表现有望领跑行业:公司近年形成了代工模式逐渐成熟,现金流留存逐渐稳定且改善;分红率领先行业,体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一致利益;品牌基础较强,渠道逐步细化增加增长空间,增长动能相对稳健。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5 年净利润7.5 亿PE 12 倍,维持增持评级。
北新建材:一体稳健发展,两翼势头迅猛公司石膏板主业下游需求结构多元,格局稳定性高,盈利可预期的韧性较强。两翼业务战略表现,表现出了超预期的进取心:防水业务改善供应链效率提升成本竞争优势,对市占率和行业地位的进取表现积极;而涂料端对嘉宝莉的整合和协同体现出较强的发展决心。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5 年净利润45亿,对应2024 年PE 11 倍,维持增持评级。
伟星新材:建材零售最优秀管理模式,股东回馈长期优异。公司长期为消费建材领域渠道管理能力与经营稳健度最高的公司,公司零售业务表现稳健,工程业务有望伴随需求环境触底反弹,股东回报长期领先,23 年分红率高达88%,且首提中期分红预案,股东回报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5 年净利润10 亿,对应2025 年PE 20 倍,维持增持评级。
中国联塑:港股出身造就极悲观估值,地产对公司影响已然尾声。公司管道业务销售转型较好,非地产+非华南拓展迅速。非地产业务的拓展和华南外市场的拓展迅速,农业领域发展领先。公司前期地产业务应收账款,高风险房企的应收或充分计提75%以上,抵房进行中整体风险消较好。公司目前动态PE 已经下降到4x 左右,主要受到出身港股影响;而且在目前产能利用率不足的背景下,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增加其实也难以明显增加capex,经营风险相对可控。
三棵树:零售有效下沉,工程逆势提升市占率。公司零售涂料战略或主要向社区店和“美丽乡村”两个有效市场下沉来倾斜,在工程涂料角度发力增加新的客户需求场景,保持相当的营收体量从而实现市占率的有效提升。公司业绩弹性取决于控费,力度或伴随格局改善以及行业增长预期放缓加大。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5 年净利润8 亿,对应2025 年PE 33 倍,维持增持评级。
科顺股份:市占率持续提升,风险进一步释放充分。公司防水市占率持续逆势提升。后续伴随新开工周期以及防水新规效果进一步体现,公司市占率或转化为营收弹性。行业价格竞争已经相对充分,产品价格体系进一步大幅波动的概率在降低。公司减值比例高,地产风险释放相对充分。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5 年净利润3 亿,对应2025 年PE 18倍,维持增持评级。
东鹏控股,蒙娜丽莎,坚朗五金,亚士创能,江山欧派,等竣工端细分品类龙头公司也受益于格局改善和需求周期预期扭转。
3、水泥:价格盘整不改变确定性优势
价格盘整但同步改善趋势明显。本周沿江水泥价格有所盘整,一方面是前期华东提价落实较好,江苏等区域受到外部流入低价水泥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混凝土价格下调部分搅拌站压力加大对水泥价格造成压制。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华东第三轮保护性提价已经为4 月的价格盘整给出了空间,而4 月核心企业瞬时毛利同比高出约20 元+,环比3 月高出10 元,Q1 提价和煤炭降价带来的盈利修复将持续体现在Q2 业绩中。
盈利兑现涨价和降本,头部让量夯实提价效果。前期水泥核心企业陆续发布年报,近期开始有龙头企业发布一季报,海螺、华新(国内)、天山24Q4 吨均价和吨毛利环比均有20-30 元左右的修复,印证24Q4 华东提价的成果已经显著反馈在企业的季度盈利上。
25Q1 盈利改善的大趋势也已经从海螺水泥等龙头的预告中开始体现。
需求修复或优于此前悲观预期。3 月下旬以来,头部企业日发货率已经同比小幅转正,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大企业发货也来到同期的9 成左右,水泥下游工程订单逐步开工,总体来看目前需求预期或在此前比较悲观的5-10%的下滑幅度上有所修正。
们将水泥行业的供需收缩比喻成“龟兔赛跑”。
我们前期发布了水泥行业深度报告:《水泥的“龟兔赛跑”时刻》。我们将水泥行业的供给优化比喻成“龟”,其一直在常态化错峰和产能产量优化上逐步加码,但其努力的成效被加速下滑的需求“兔”所掩盖。2025 年“龟兔赛跑时刻”或到来,需求只需符合下跌放缓的弱假设,供给端的优化成效就有望转化成更高更稳定的盈利中枢。煤炭行业的让利趋势和开年产业的低库位高销价也为盈利的改善预期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水泥供给比作“龟”,其实一直在努力加码优化。2022-2023 年供给优化在政策性错峰的日数增加,但规划周期长,季度约束大有局限性;2024 年第一次进入常态化和差异化错峰的新阶段,错峰减产决策周期更短,实现历史第一次旺季错峰,以差异化错峰的方式更好协调不同竞争力的企业共识,且跨区域联动开始增加,但需求的超预期下滑掩盖了这种进展的成效。超越错峰的产能产量优化政策也在推动,2025 年在产量管控上或迎来以省为单位,以月为维度的监管探索,有利于增强错峰有效性与准确性,降低错峰落实难度。而中期优化行业产能的碳配额纳入和行业收并购也在推进。
水泥需求比作“兔”,超速下滑后预期的企稳有望。我们以产业链负债表为视角,观察地产、基建分别是22-23 年和24 年拖累水泥实物量需求下滑的核心变量。目前产业链中仅剩建筑行业还待进入缩表拐点附近,由此可推断本轮实物量周期下滑的企稳拐点有望在2025H2 出现。最下游的基建主体和地产主体,其2024 年全年都呈现出低基数的特征。月度视角建议年内关注3 月与6 月需求节奏,此两月是2024 年需求下滑加速转向的核心月份,因此也将是2025 年基数走向占优的核心月份。
“龟兔赛跑”时刻,利润修复逻辑可期。行业错峰效果的提升,或不需要需求完全实现止跌的强假设,只需需求跌幅放缓符合产业的预期(我们观察产业预期在5%-10%的全年下滑预期),就可能实现盈利能力的改善,因此盈利的确定性逻辑强于量的逻辑。目前极低的盈利水平只需相对小幅的价格修复,就能够为企业盈利贡献可观的弹性。煤炭行业在25 年初已经呈现让利趋势,格局改善假设下,行业对煤炭让利的留存可乐观。25 开年行业库位同比显著下移,减少稳价阻力。华东地区需求大,价格低,物流强,一旦华东或长江沿线体现出明显的盈利信心修复,有望将该共识向全国扩散,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修复。
公司更新:
海螺水泥:2025 年公司一季度预告归母净利18 亿,同增20%,扣非16.5 亿,同增20%。
基本符合我们前期业绩前瞻表的预期(18 亿)。公司预告公告中说明销量上涨,我们估算Q1 公司销量应略增(基数期24Q1 大概5600 万吨),估计一方面熟料占比有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重点工程优势一直较大或促使量较行业更领先,我们也一直提示今年水泥行业需求下滑放缓趋势明显,预期应乐观。我们估计Q1 公司吨毛利约65 元+,同比增加10元+,但是由于华东实质提价主要在3 月,1-2 月价格有回撤,煤炭降价的影响也有库存拖累滞后释放,熟料占比也有影响,因此吨毛利可能在3 月才开始体现上修。我们自己估算1-2 月吨毛利应在60 元左右,3 月应在70 元左右,进去4 月行业吨毛利有进一步提升。
华新水泥:公司24Q4 实现收入94.98 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12.78 亿元,同比+43.94%,扣非归母净利润7.21 亿元,同比+44.62%,符合预期。24Q4 汇兑压力环比显著变小,在美元降息通道上小币种逐步见底企稳,全年公司骨料毛利率同比提升2pct,实际骨料的盈利稳定度好于市场预期。伴随国内水泥价格回升,成长和周期向上并存,预计25-26 年扣非净利在25 亿、30 亿元,对应PE9.3 倍、7.8 倍。
天山股份:公司24Q4 实现营收255.36 亿元,同比-5.40%,扣非归母净利润18.58 亿元,符合预期,产销方面,24Q4 水泥及熟料销量约5965 万吨,同比下滑约12%,公司Q4销量下滑幅度环比二三季度有所收窄,测算24Q4 公司水泥吨均价269 元,同比+24 元/吨,环比+36 元/吨,9 月底华东大幅提涨100 元/吨,实际落地效果较好,水泥盈利显著扭亏。
4、建筑浮法玻璃:降库斜率收窄,价格震荡
价格继续上调动力有限,稳价为主。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1319 元/吨,环比上涨7 元/吨,本周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5622 万重量箱,环比下降83 万重量箱,库存天数约28.92 天。
本周国内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整体库存继续下降,华北区域刚需支撑尚可,京津唐厂家部分库存小降,沙河区域厂家、贸易商出货维持较好;华东走货伴随假期结束逐步好转,主要受盘面及外围区域价格提涨带动,多数厂库存维持小降趋势,集团型企业授信支撑近期产销,需求缓慢恢复,但刚需支撑仍相对有限,短期部分厂库存压力仍存;华南库存总量略增,持续处于相对高位,局部受阴雨影响提货速度放缓,库存总量有所攀升。
总体看,市场需求端支持仍显一般,社会库存仍需消化,加工厂维持刚需采买为主,企业为降低库存压力,成交或趋灵活,局部“以涨促销”效果仍需观望。
3 月复工供需失衡隐患暴露。进入3 月以来,玻璃现货价格加速下跌,我们认为中间反映了几个关键因素:1)春节冷修不足埋下的供给隐患,由于24Q4 玻璃价格偏强导致春节前后几乎没有产能减少,而供给的过剩问题在开年订单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暴露;2)社会库存结构中,根据调研传统贸易商和加工厂库存位置偏低,但节前期现商库位较高,在开年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社会库存一起向终端市场出货或导致跌价的斜率更陡峭;3)浮法原片厂家在累库的情况下亦有一定情况降价出货的心态。
亏损程度加剧,成本对价格下限的支撑有所增强。燃料价格分化导致不同产品利润走势产生一定分歧,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本周国内重碱出厂价在1450-1650 元/吨。管道气燃料玻璃本周生产成本1368 元/吨,毛利亏损62 元/吨,华北动力煤为燃料玻璃本周生产成本1080 元/吨,毛利139 元/吨,湖北石油焦为燃料玻璃本周生产成本1180 元/吨,毛利亏损70 元/吨。近期石油焦价格抬升加速玻璃盈利收窄速度,或对玻璃价格下限形成一定支撑。
本轮周期企业现金流紧张程度更甚。玻璃本轮下行慢于其他大宗品,但优势在于行业参与者以民企为主,且集中度较低,出清机制更为市场化。从冷修节奏上看,目前厂家面临几个因素博弈:1)不少浮法厂家同时布局光伏玻璃业务,两头现金亏损,回款压力大,现金流紧张程度高于过往周期;2)目前沙河和湖北的一些烧煤制气、石油焦的线可能还需要后面进一步改造成天然气,对小厂家来说是换成天然气会彻底失去成本优势,会加速出清;3)但另一方面,现阶段停产之后再通过高额技改费用回到行业的门槛变高,仍存在部分企业有不想下牌桌的心态。
公司更新:
1)信义玻璃: 信义玻璃发布2024 年报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3 年下滑30-40%,24 年归母净利润区间在29.3-34.2 亿人民币,24H2 实现归母净利润4.3-9.2 亿人民币,符合预期:我们预计24H2 公司浮法箱净利在5-10 元左右,汽车玻璃、建筑玻璃等加工片盈利保持稳定。24 年光伏玻璃业务全年盈利预告同比下滑70-80%,公司在光伏玻璃板块权益比例约为23%,光伏亏损对24H2 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5 年我们预计保守情况下浮法玻璃贡献底部盈利7-8 亿(对应单箱5 元净利),汽车玻璃贡献10-12 亿稳定加工利润,光伏玻璃按盈亏平衡计,底部盈利在20 亿人民币,50%分红率,股息率约3%,同时公司账面负债负担小,资产负债表健康,保持穿越周期竞争力。
2)旗滨集团:公司发布2024 年报预告,倒算24Q4 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2.89-3.69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13-3.83 亿元。1)浮法:我们预计24Q4 公司浮法玻璃保持100%以上的产销水平,对应销量在2700 万重箱左右,国庆后中游提货加速,带动浮法厂家库存去化价格抬升,我们预计公司24Q4 单箱浮法净利在2 元左右,保持领先身位,但进入12 月后箱盈利环比呈下行趋势;2)光伏:产销方面,24Q4 公司光伏玻璃产销环比逐月回暖,预计Q4 光伏玻璃销量在1.2-1.3 亿平,根据卓创光伏2.0mm 玻璃Q4 均价在含税12 元/平,环比Q3 继续下降约1.7 元,我们测算公司Q4 光伏玻璃单平亏损在2 元元以内,实际略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判断主要是公司成本和一线企业差距主要在费用端,因此产销率提升有助于公司成本优化。。
其他玻璃:
汽车玻璃+药用玻璃:产品结构改善,成本环境优化。
汽车玻璃:随着汽车玻璃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汽玻与光电兼容性使其能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附加值,全景天幕/IDS 带摄像头窗/HUD/平齐式钢化边窗等产品占比提升,将带动汽车玻璃ASP 保持增长态势,更好抵御行业波动。
前装市场层面,23 年初市场普遍担心玻璃环节存在被整车端压价风险,实际观察看来公司汽车玻璃的价格和盈利稳定性好于市场预期,23 年福耀玻璃1-3 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3%、35%、36%,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后装替换市场层面看,以信义玻璃代表,公司披露的汽车玻璃板块毛利率稳定在45-50%区间,后装市场玻璃企业的议价能力更强,保持高于前装市场的毛利率水平。
药用玻璃:随着集采和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中硼硅渗透率提升将带动药用玻璃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综合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以山东药玻为例,我们预计公司24 年单月一类瓶出货量达到2 亿只,且一类瓶毛利率高出普通瓶20pct。定价上,药瓶单值较低,实际上即便在集采的时候也较少受到严重的压价影响,因此纯碱等成本优化带来的盈利有望留存在玻璃端。
另附国君建材团队玻璃行业重磅深度报告
1. 【重磅研判】何谓玻璃的“滚动调控阀”?旗滨估值空间怎么看?202007052、旗滨集团:《浮法释放业绩弹性,新品驱动新成长》3. 信义玻璃:执信义行天下,三十年复盘玻璃帝国——数十倍牛股复盘系列之七4. 信义玻璃:世界浮法玻璃的信义“帝国时代”5.玻璃行业:管窥玻璃工业:谁主沉浮一百年?
6. 【公司深度】南玻A:从“三块玻璃”看南玻突围5、光伏玻璃:保持去库态势,新单价格继续提升降库斜率放缓。根据卓创4 月2.0mm 镀膜玻璃报价14-14.5 元/平,本次报价重心环比上调0.5 元/平方米,玻璃库存本周来到25.67 天,环比-2.11pct,降库斜率有所放缓。供应方面,多数在产窑炉生产稳定,部分新产能补 入,供应呈现增加趋势。 需求方面,终端需求支撑尚可,订单跟进相对充足, 局部稍有转弱。
2 25Q2 光伏玻璃保持高确定性。1)需求端:从3-4 月组件排产看,3 月排产幅度约50GW,到4 月或提升至60GW,下文测算中我们提到过,要消化50-60GW 的装机,对应玻璃日熔量在10 万吨/日,而当前满产玻璃产能在9 万吨/日;2)供给端:3 月提价落地后,我们预计目前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单平净利恢复至0.5 元左右微利水平,意味着行业里大部分企业仍在盈亏平衡线以下,且考虑到Q2 有抢装影响到Q3 的持续性需要再判断,因此Q2 实际能够点火复产的产线预计偏少。
玻璃总体仍是产业链上最不过剩环节,组件月度排产修复决定玻璃弹性。
我们把当前光伏玻璃的供给分为几个部分:①堵窑口部分:由于各家堵窑口规模难以准确观测,我们根据草根调研预计这部分日熔量在7000-8000t/d;②头部企业的已建成或已冷修完成的待点火产能:这部分我们预计头部两家企业合计日熔量在8000t/d 左右,我们仅计算头部产能,因为当前价格距离二三线企业恢复盈利仍有较大缺口,25 年价格可能回到头部企业盈利而后置位企业仍然不赚钱的位置。③已经冷修的小窑炉:在24 年冷修的窑炉中,前期大部分是低于1000t/d 的小窑炉,我们判断这部分产能复产可能较慢,因为小企业的小窑炉复产竞争力较弱,大企业的小窑炉或仍在等待产能政策或后续指标合并为大窑炉。
以上三个部分中,如果需求修复,堵窑口和头部企业待点火部分产能有立刻恢复的条件,当前扣除堵窑口产能在产实际日熔量在8.1 万吨/日左右,预计对应月度组件排产在40-45GW,加回堵窑口和马上能点火的头部企业产能对应日熔量预计回到10.5 万吨/日,能够消化的月度组件装机量在55-60GW 之间,因此单月组件需求向上可能造成玻璃价段性弹性。
短期买方定价中长期将回归成本曲线定价。5 月下旬以来玻璃价格持续回调,我们认为本质是组件企业大幅亏损的极端产业链情况下买方主导了玻璃定价,玻璃成本曲线短期对价格的防守能力变弱。中长期看,光伏玻璃仍是产业链上成本曲线最陡峭环节,头部企业和二线毛利率差距在10pct 以上,以2.0 玻璃为例,我们测算含税价格跌下14 元后,行业平均将面临亏现金流情况,目前价格仅前两家企业有利润,玻璃作为产业链格局最好的环节头部光伏玻璃企业中长期布局价值凸显。
6、玻纤:出口预期波动,稳价为主
出口预期波动影响下游提货,但结构景气保证库位尚可。近期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多维稳为主,局部个别厂成交价格稍低于主流价格,但主流价格短期或将保持稳定,出口预期的波动部分影响了下游提货。但风电及热塑产品现阶段稳定出货支撑下,各厂家库存增速有限,整体瞬时吨盈利环比Q1 仍有修复。
成本驱动电子布提价。本轮电子布发布0.3 元涨价函,预计2 月底3 月初电子布核心企业都会跟进涨价,电子布提价主要针对大类的厚布产品,提价动力来自长期行业亏损,主导企业改善盈利诉求领先于需求实际放量。目前市场对4-5 月电子布继续提价仍有预期,但二轮提价的前提是Q2 明显看到家电、消费电子、汽车等通用型需求的向好。电子布提价0.3 元如若顺利落实,我们测算龙头企业单平盈利来到0.7-0.8 元/米,行业平均或回到盈亏平衡附近。
差异化产品价格提升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高于通用产品,头部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仍将体现在量的增长和结构性复价带动盈利中枢抬升上,新增潜在行业供给压力或仍将压制低端产品价格弹性。因此相比短期中小厂家对低端直接纱提价(实际上提价前下游基本已经补过库存,预计对实际盈利修复有限),年末到25 年初关注风电、热塑等高端品长协提价对头部玻纤企业明年盈利的提振。根据调研,目前热塑和风电两个主要产品在25 年长协谈判中均有提价基础。
公司更新:
中国巨石:中国巨石发布一季报预告,预计25Q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6-7.57 亿元,同比增加320%至350%,略强于市场预期:1)粗纱:预计25Q1 粗纱销量79 万吨,同比+14%,环比+3%,产品的持续复价带动部分下游进行补库,实现强劲产销。预计25Q1 粗纱单吨净利750-800 元,长协复价落地,预计25Q2 盈利仍有上升空间。2)电子布:预计25Q1 电子布实现销量2.5 亿米,同比+34%,环比持平,延续了24Q4 强产销情况,单平盈利约0.4-0.5 元/米,2 月底0.3 元左右的复价将在25Q2 体现更为明显。3)海外:
公司开始推动美国工厂产品复价,埃及基地40 万吨+美国基地10 万吨产能有助于抵御关税冲击。
中材科技:公司发布24 年报,24Q4 实现收入71.73 亿元,同比-5.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0 亿元,同比-87.17%,年报业绩位于此前业绩预告的中枢偏上,符合预期,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5 年业绩在13 亿元,对应PE 为19 倍,维持推荐:
1)玻纤:24Q4 销量约34 万吨,环比持平,我们测算24Q4 玻纤单吨盈利在350 元左右,随着25 年初长协价格重新调整,有望带动玻纤盈利修复。2)叶片:24Q4 叶片出货超9GW,环比+35%,24Q4 叶片的单位盈利没有出现显著改善,仍是以微利为主;3)隔膜:
24Q4 隔膜出货在7 亿平,环比Q3 亦有大幅修复,判断主要是跟进龙头价格战后份额有所修复,24Q4 锂膜单平亏损收窄,预计主要受益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7、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有所修复,整体价格盈利压力偏高风电需求环比有所修复。近月来看风电市场需求环比有所修复,从主要企业的高频发货情况以及玻纤风电纱的出货情况可以同步验证,但好转的增量相对有限;体育器材行业需求看问;碳碳复材行业需求或周期修复;氢能看稳健增长。
民用市场盈利压力偏高,主力原丝价格维稳为主。民用市场的主要企业中报都已经进入盈亏平衡附近,碳丝价格基本低位维稳为主。前期市场披露的原丝降价并非主力厂家价格,根据调研,由于市场份额较高目前吉林碳谷原丝价格仍以稳定、微利情况为主,原丝降价或带动产业链持续性恐慌降价,因此整体原丝仍将以稳价战略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