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建筑建材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框架:AI+机器人 转型与赋能

建筑建材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框架:AI+机器人 转型与赋能

时间2025-04-20 20:22:46浏览12

建筑建材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框架:AI+机器人 转型与赋能

【投资要点】
全球AI 市场容量预计突破3 万亿美元,中国市场领跑增长(CAGR32.1%)。预计 2025-2033 年全球AI 市场规模将从0.76 万亿美元增长至 3.08 万亿美元,CAGR 高达 19.2%,从 2023 年全球AI 市场结构来看, AI 服务占比分别39%,占比相对更高。中国AI 市场在技术+政策催化下高速发展,预计2029 年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2025-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2.1%。同时AI 市场爆发推动智能算力需求激增,2024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74.1%,市场规模攀升至190 亿美元(+86.9%)。
AI 在各垂直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期待适配度高应用出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研发周期缩短20.7%、不良品率降低27.4%,同时中国医疗、交通、金融等垂直领域AI 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伴随技术成熟度提升、数据治理成本降低与商业化模式验证,高适配AI 应用有望诞生,从而使得各个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增长趋势。
建筑行业天然具备AI 技术渗透的底层逻辑,解决适配性问题后成熟度预计提升。2034 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有望突破277 亿美元,其中建筑机器人市场规模2018-2024E 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2.98%。AI 有望在设计、知识管理、降本增效、技术突破等维度赋能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作为“科学+艺术”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天然具备AI 技术渗透底层逻辑。未来随着施工智能化、工业化程度提升,AI 技术成熟度及相关经济性有望显著上升,从而加速与建筑市场融合。
【配置建议】
我们认为AI 建筑投资可以从1)主业相关度及景气度;2)对主业的赋能速度两个维度来进行衡量。其中主业相关度和景气度可分为三个维度:1)与主业不相关,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上述建筑企业多数主业景气度有限,估值处于偏底部位置(拓展AI 业务前),因此从长期成长空间及估值的角度而言弹性较大;2)水利、铁路等高景气方向,该类公司多在细分领域有一定优势,且细分赛道景气度较好,利于企业进一步巩固优势,提升市场份额,把握行业高景气度;3)主业景气度待修复三个梯队,该类企业目前主业景气度一般,AI 赋能的效果需要更长时间体现。而对主业的赋能速度可分为1)高速赋能,如算力租赁、工业机器人等方向,该类赋能通常可以直接产生收入,或者短期内即可参与生产,降低生产企业成本。2)较慢赋能,如AI大模型等,该类赋能通常较为依赖对于时间和数据量的积累,且通常不直接产生收入,而是对经营方起到内部管理、辅助决策作用。目前该类赋能尚无适配度高的AI 应用,但长期来看对于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作用将较为显著。
【投资建议】
沿“与主业不相关+优先快速赋能”方向:重点关注【志特新材】(AI4S+量子计算)、【中旗新材】(AI 半导体创新设备)、【宏润建设】(机器人制造)、【海南华铁】(算力租赁)、【罗曼股份】(AI 健身+机器人应用场景),建议关注【宁波建工】及【甘咨询】(算力租赁)、【垒知集团】(AI 审图);
沿“AI+机器人赋能高景气主业”方向,重点关注【中岩大地】(智能施工)、【鸿路钢构】及【铁建重工】(工业机器人),AI 咨询检测设计关注【深城交】、【上海建科】,智算中心建设关注【中国能建】;
沿“AI+机器人赋能景气待修复主业”方向,重点关注【地铁设计】(低空/数据和算力租赁)、【隧道股份】(大模型和低空/数据),文旅机器人应用关注【风语筑】、【大丰实业】,AI 咨询关注【深城交】、【深圳瑞捷】、【华建集团】、【中交设计】、【设计总院】、【华设集团】、【苏交科】等,AI 工程大模型关注【中国铁建】等八大建筑央企以及【上海建工】等地方建筑国企。
【风险提示】
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主业修复情况不及预期;
政策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转载:

互联网传媒周报:卡游递交招股书 推荐潮玩谷子音乐等00后悦己消费 北交所周报:北证50涨3.48% 多家公司披露一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