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思维列控(603508)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业绩增速33% “新品推广+设备更新”双轮驱动

思维列控(603508)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业绩增速33% “新品推广+设备更新”双轮驱动

时间2025-04-16 15:16:49浏览12

思维列控(603508)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业绩增速33% “新品推广+设备更新”双轮驱动

事件:
2025 年4 月11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
2024 年,公司营收15.15 亿元,同比+28.38%;归母净利润5.48 亿元,同比+33.08%;销售回款13.24 亿元。
2024Q4,公司营收6.09 亿元,同比+35.79%;归母净利润2.21 亿元,同比+31.77%。
投资要点:
三大主业齐头并进,核心产品市占率保持领先①列控系统:2024 年收入8.86 亿元,同比增长25.89%,截至2024年12 月底,公司LKJ 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9%,保持稳定趋势。
LKJ-15S 已开始有序推广,2024 年实现销售144 套,同比增长20%。
公司STO 在国家能源集团及部分港口推广应用,首次实现了批量推广,新签订单突破3000 万元。公司LKJ 列控系统的更新需求、技术升级需求保持增长趋势。2024 年以来,用户对LKJ 无线数据换装、5G 改造、北斗升级等需求快速增长。
②铁路安防:2024 年收入2.38 亿元,同比增长25.64%。公司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 系统、LSP 系统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标准、品牌推广方面均占据领先优势。其中,6A 产品、CMD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0%左右,LSP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③高铁运行监测:2024 年收入3.58 亿元,同比增长39.79%。公司全资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DMS 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 系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2024 年统计公报》,截至2024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 万公里,其中高铁4.8 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29.63%;2024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运输量40.85 亿人,同比增长10.9%。《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 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 万公里左右。此外,目前,我国动车组DMS 系统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产品更新或升级换型需求也有待释放。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2024 年毛利率同比+3.67pct2024 年销售毛利率66.76%,同比+3.67pct,三大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其中:列控业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高毛利的新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同时公司推进国产化替代,材料成本下降;铁路安防业务6A、CMD维保、配件销售以及部分新产品的毛利较高,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高铁运行监测系统业务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产品的综合毛利略有提升。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5%/9.63%/10.13%,同比-1.00/+0.78/-1.69pct。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为1.54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400 万元,同比+10.03%,公司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研发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
公司新品持续发力,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
2024 年,公司新产品持续发力,调防系统(LSP 系统)、LKJ 远程无线换装系统、STO 系统、高铁移动视频平台及JRU 等新产品内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其中,STO 系统实现规模推广,当年合同额突破3000万元;LKJ 远程无线换装系统订单实现三连增,新签订单超过2 亿元;在原有调防系统扩大应用的同时,研发的车站管控子系统实现推广应用,年内新签调防订单超过3 亿元;乘务作业平板销售量突破一万台,成为公司第一款万级终端用户产品。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在为铁路用户提供技术和管理赋能的同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列控系统和高铁运行检测系统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铁路投资加速以及设备更新政策推进驱动的需求增长。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7/22.76/27.4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8.19/10.18 亿元,EPS 分别为1.77/2.15/2.67 元/ 股, 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4/1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需求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本文来源转载:

利通科技(832225):核电、深海领域布局制造业务增量 材料、装备板块创新实现版图升维 上海临港(600848):全年营收规模大幅增长 园区运营服务表现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