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美对华贸易战有望推动进口替代 自主可控化工新材料成为重要主线
根据我们的统计,本周价格上涨的品种为:氩气(+3.13%)、环氧树脂(+2.01%)、PVDF(+1.85%);本周跌幅较大的品种为电子级双氧水(-22.82%)、6F(-2.48%)、SAF 欧洲FOB(-1.99%)。本周新材料板块跑输大盘、跑输基础化工板块:本周wind 新材料板块指数周变动-5.94%,申万基础化工指数周变动+4.35%,沪深300 指数周变动-2.87%,上证综指周变动-3.11%,深证成指周变动-5.13%。本周新材料板块涨幅较高的是杜邦产业相关标的。本周涨幅前5 的新材料标的是:石英股份、奇德新材、呈和科技、瑞丰新材、东方碳素;本周跌幅前5 的新材料标的是:祥源新材、汇得科技、兴业股份、聚合顺、银禧科技。
美国宣布豁免大陆半导体产品125%“对等关税”。美东时间2025 年4 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宣布,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特定编码的商品不征收第14257 号行政令(即4 月2 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随后于4 月8 日、9 日修订)下的“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原产于中国的这些商品将不再被征收125%的“对等关税”,其中主要包括半导体产品器件等商品。建议关注此前因公司参与海外产业链,业绩预期受到关税影响而股价下行的国产硅微粉龙头联瑞新材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展开立案调查,关注潜在国产化受益方向。4 月4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根据杜邦中国官网,当前其产品线包括:面料、纤维与无纺布;水溶液;包装材料和解决方案;建筑解决方案;光伏解决方案;个人防护装备等举例来看,面料、纤维与无纺布产品线产品包括Kevlar 纤维、Nomex 阻燃纤维与面料、Tyvek 科技无纺布等;水溶液产品线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和纳滤膜、超滤膜和电除盐等产品。后续可重点关注案件的进展及潜在受益的相关国产化方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十年规划出台,看好合成生物学技术扮演重要作用。2025 年4 月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与合成生物学相关的内容包括:1)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2)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中国锂电池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目前中国锂电池厂商的市占率已经从2024 年年初不到70%,提升至目前80%以上。从2024年来看,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的绝大部分,带动锂电池需求同比表现可观。展望后续,目前海外需求仅以特斯拉、雷诺等部分企业新项目有一定增量预期外,且订单供应链相对集中,欧美等电池厂商生产计划下调,日韩电池企业也以个别有增量感受,整体海外需求表现一般,预计中国厂商的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
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 1.5 亿元。近日,广东省有关部门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于 4 月 1 日 举办相应《措施》新闻发布会,激励广东省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发展。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广东省有关部门将设立标杆激励机制。计划
进一步加大对标杆应用的扶持力度,例如在工业领域每年遴选 10 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案例,对每个入选案例给予最高 800 万元的奖励。此外,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在会上表示,广东将加大外资吸引力度,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1.5 亿元。
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 年开始装车。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 年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 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2024 年是中国全固态电池的里程碑年份,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申请的全固态电池专利快速增长,是日本的三倍。同时,国内主要汽车电池企业都开始聚焦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目标是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每公斤400 瓦时。预计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开始时间是2027 年—2028年,2030 年完全可以实现量产。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相关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巨幅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