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整体可控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整体可控

时间2025-04-07 14:27:58浏览8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整体可控

新能源: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整体可控
北京时间4 月3 日凌晨,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预计4 月9 日生效。我们认为此次加征关税后新能源行业整体关税税率较高,其中光储板块对美出口敞口相对较大,后续应对方式或包括:产能转移至低关税区域、降低对美敞口、价格向美国下游客户传导等方式。
新能源行业此次加征关税后整体关税税率较高
国内出口关税税率增加34%,我们测算本次加征后国内出口各环节税率为:
1)动力电池:基础关税3.4%+此前的附加关税45%+本次加征34%,合计82.4%;2)储能电池/系统:64.9%(预计26 年为82.4%);3)锂电材料:
基础关税+附加关税45%+此次加征的34%,合计80%-84.8%;4)逆变器:
基础关税2.5%+附加关税45%+本次加征的34%,合计81.5%。海外可能成为国内企业转口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本次加征幅度为:欧盟20%、泰国36%、越南46%、印尼32%、韩国25%、马来西亚20%。考虑到美国4 月5 日开始执行基础关税10%,剩余关税跟踪各国谈判情况于4 月9 日前确定,我们判断加税对新能源行业影响或较快显现。
光储板块对美出口敞口相对较大
我们判断新能源对美出口敞口较大板块包括:对美出口多、产能设在东南亚的光伏组件(目前国内对美出口主要以东南亚转口贸易为主)、对美出口多的国内储能电池龙头、大储系统龙头、便携式储能龙头。而对美出口敞口较小板块为海上风电(基本无美国出口)、户储逆变器(国内企业份额极低)、工控、两轮车(美国敞口较低)、锂电池和材料(以国内市场为主)。
国内企业或存在三类应对方式
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方式主要包括:1)规避高关税地区:
综合考虑成本问题,产能转移到海外关税较低的地区或者美国本土设厂,光伏基本均通过东南亚工厂实现转口贸易,锂电产业链亦布局海外工厂。2)降低对美敞口:推动海外非美地区的市场开拓。3)价格向美国下游客户传导:考虑到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比较深,且没有充足的可替代供应商,我们判断或根据双方议价能力决定价格传导幅度。假设完全传导,按照电芯/系统集成出口,对应CAISO 大储项目IRR 分别下降2.5/8.7pct,加征关税后IRR 最低仍有11%以上,具备经济性。
重点标的跟踪
1)宁德时代:对美国敞口主要为储能业务,我们测算25 年对美出口占储能业务收入比例约50%,占整体出货(含动力)比例约10-12%,占利润比例约13%。我们认为宁德时代新签订单谈判方向或为直接传导至客户,且欧洲电池产能实现出货、美国与印尼电池产能建设顺利,存量订单或与客户协商共同承担加征关税。
2)阳光电源:我们测算24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业务美国敞口分别为20%/30%,在收入占比为10-15%,利润占比约25%,我们认为后续主要通过泰国或印度工厂出货,并与下游客户协商共同承担加征关税。
风险提示:关税政策导致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测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本文来源转载:

策略研究:“对等关税”落地 预期港股转向避险结构布局 电子行业周观点:SEMICON CHINA2025在上海召开 MANUS发布付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