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688041):订单饱满、存货充足 规模效应加速利润释放
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 亿元,同比+50.76%;实现归母净利润5.06 亿元,同比+75.33%;研发投入同比+16.26%,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减少9.44pct。2)订单饱满:2025Q1 合同负债为32.37 亿元,环比增长23.34 亿元;预付款项为16.21 亿,环比增长3.81 亿;3)存货充足保障交付能力:公司2025Q1 存货为57.94 亿,环比增长3.69 亿。
CPU:信创趋势回暖,生态广+性能优稳定护航。1)安可名录:海光CPU 产品多次被列入安可名录,产品性能在国产CPU 品类中处于领先地位。2)产品矩阵:自2023年来,海光三号为主力销售产品,海光四号顺利发布,首次采用自研CPU 微架构,保持领先优势。目前,海光五号产品研发进展顺利,产品系列持续迭代升级。3)产品力:可兼容x86 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兼具生态+性能+安全优势,2024 年海光CPU 产品市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支持数据中心、云计算、高端计算等复杂应用场景。
DCU:AI 算力资本开支扩大,产品力加速向上。1)智算需求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预计2024 年中国AI 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47 亿元,大厂资本开支加速向上。2)国产算力替代机遇:供给侧地缘博弈压力传导,国产替代紧迫性提升;需求侧国产模型+应用发展如火如荼,算法和软硬件协调发展,有望形成系统性弯道超车。3)产品力:海光DCU 产品以GPGPU 架构为基础,具备自主研发的DTK 软件栈,减少应用迁移难度。目前产品性能持续提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在高端处理器设计、验证等方面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具备高算力、高并行处理能力、良好的软件生态,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能够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商业计算等行业应用。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x86 授权具备稀缺性,掌握核心技术并具备自我迭代能力,围绕通用计算市场,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产品性能卓越,产品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且下游市场广泛、空间巨大,市场需求持续增加,CPU+DCU 双轮驱动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3/43.93/59.32 亿元(调整前2025-2026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3.64/30.91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积累不足;无法继续使用授权技术;国产厂商在AIGC 技术和产品进展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