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深海科技:万亿新兴产业的底层逻辑与发展路径思考
核心目标:保障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并探索深海新经济业态我们认为,我国发展深海科技的底层动因或为保障2 个安全:1)经济安全:
深海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开发深海能保证我国在极端条件下的能源和矿产原材料供应安全;2)国防安全:深海是领海的自然延伸,在领土和领空之外拓展新的作战空间,御敌于国土之外,可极大拓展国土防御的战略纵深。在保障2 个安全的基础上,将逐步探索N 个新兴经济业态,或将包括:深海矿场、深海油气、深远海风电、深海文旅观光、深海牧场、深海IDC、深海气象服务等,促进深海科技向深海经济逐步发展。
实现方式:持续提升“三深”能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群我们认为,深海探测、开发和利用的实现方式为“三深”:1)深潜:指通过载人/无人潜航器进入深海开展探测感知、资源开发、水下工程作业等任务,依托耐压材料、高效推进系统、大容量电池组及水声通信与导航技术迭代,推动作业海深、航时、探测能力等核心指标提升。2)深网:指基于海底光缆、分布式传感器阵列以及智能计算节点构建的海底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海洋光通信、水声传感与UDC 等技术创新,实现情报监视侦察、信息通信、数据处理等功能。3)深钻:指通过钻探技术对海床、地壳等进行资源勘探、科学探测等,核心装备包括深海钻井、海上平台、水下作业机器人等。
投资建议: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关注有订单/有壁垒/有落地场景的公司根据麦哲洞察预测,2025 年我国深海科技相关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 万亿元。
我们认为:从二级市场角度看,23 年商业航天和24 年低空经济行情演绎路径对深海科技板块具有借鉴意义;从产业角度看,国家顶层重大项目是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早期需求和投资的主要来源,建议关注参与国家级项目、拥有卡位壁垒的核心供应商,如水听器(长盈通)、潜航器、UDC 等,此外已具备商业化场景落地能力的公司有望在深海科技向深海经济转变之时率先受益,建议关注:深远海风(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海洋施工等方向。
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市场或简单认为深海科技将完全复刻过去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发展路径和行情走势,我们认为三大产业确实具备一定的相似性,但亦需认识到其背后的差异性:1)相似性在于,三大产业均有前身背景,并非突然兴起,也都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中央政府的顶层政策支持,因而25 年的深海科技的行情走势可能与23 年商业航天、24 年低空经济接近;2)差异性在于,商业航天和低空产业更加强调商业性和经济性,商业化路径较为清晰,但深海科技则更加注重科技属性和安全属性,商业化或将是较长期的目标。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本研报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