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买方投顾未来已来 逐渐向负债端迭代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买方投顾未来已来 逐渐向负债端迭代

时间2025-04-22 19:20:32浏览7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买方投顾未来已来 逐渐向负债端迭代

【投资要点】
买方投顾模式有望解决“基民对主动权益基金信任度降低”的核心痛点。我国基金投顾试点已五年,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基民利益不完全一致,几年市场回调下来,基民对主动权益基金信任度降低。参考海外,美国财富管理也同样经历了由规模向客户导向的转变,由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模式的转型。买方投顾模式下,资产存量和投资能力成为竞争核心和关键,定价权向投顾方转移,投顾机构重点关注客户账户真实收益而非某一产品或策略的历史业绩,从而有助于与客户构建长期信任关系,解决行业核心痛点。
成熟市场买方投顾主要由负债端驱动,头部机构抓住“需求、技术”两大变量崛起。1)代表性机构AMP 通过把握结构性需求以及自身保险基因下创设的顾问网络脱颖而出。通过抓住退休群体浪潮,推出综合退休解决方案,形成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客户粘性极高。投顾AUM 在2013-2025 年提升近三倍。此外,得益于AMP 保险业务的基因优势,其具备独特渠道模式,“独立投顾-助理顾问”的多层级体系,通过基金投顾牌照与保险经纪资质的结合,实现了分销网络的层级突破,使其在客户获取成本、渠道覆盖密度和AUM 转化效率方面具备差异化优势。 2)头部财富管理机构嘉信理财通过把握技术、需求两大变量崛起。由折扣经纪商起家,抓住共同基金β转型财富管理,推出共同基金全一账户One Source 以AUM 为收费基础,持续投入智能投顾优化客户体验,构造“低价+便捷”的财富管理体系。
国内基金投顾业务目前仍以资产端为主导,对负债端客户需求把控程度尚浅。虽对客群分层但并不精细,全权委托账户可投标的单一且单客规模较小,产品同质化明显。通过微观层面的中美投顾负债端对比,我们认为国内投顾发展的未来趋势应从生产关系入手,对负债端分流优化,同时匹配相应资产。参考美国投顾发展路径,我们认为未来人工参与度较低的“产品化”投顾将是短期内买方投顾转型的有效业务模式。同时投顾服务是有半径的,TAMP 是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盈米基金在该方面已有可复制范本,已形成从底层算力集群到上层业务应用的全新AI 生态,在投研、投顾、合规等领域实现AI 能力全面渗透。其他机构AI 生态赋能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指数化浪潮下,主动型基金仍具备超额前景。当前国内养老金入市全面推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伴随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权益基金在精选个股、适应市场变化方面占优,同时随着优质公司与行业一般水平的估值差距再次拉大,具备选股能力的主动型基金业绩有望再次超越被动型指数基金。
【投资建议】
截至目前买方基金投顾已试点五年,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雏形初步显现,机构间合作补足短板。已展业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机构各有所长,特色化布局基金投顾业务。我们建议关注产品端有能力创新或整合,渠道铺设能力较强,客户基础良好的券商公司,建议关注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具备一定基础做好买方投顾的券商。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买方投顾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转载:

资金跟踪与市场结构周观察(第六十二期):交投分化延续 建筑建材双周报(2025年第7期):基建开工温和复苏 期待地产增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