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落地 英伟达H20芯片受到出口管制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落地 英伟达H20芯片受到出口管制

时间2025-04-21 22:20:04浏览5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落地 英伟达H20芯片受到出口管制

中美加征双向贸易关税,关注进口替代、自主可控化工新材料。随着关税战升级,虽然关税可能会有豁免和反复,但是我们认为总体上矛盾会有升级的趋势。
这种背景下,国内必然会加强自主可控,进口依赖以及卡脖子环节的新材料有望迎来重要契机。从交易层面来看,市场流动性不弱,但是EPS 承压,则在估值端的空间会更大,也利好新材料标的的股价表现。Q2 进口替代的新材料标的有望成为市场重要主线,根据我们的梳理,结合对外依赖度、卡脖子程度、杜邦中国反垄断等因素,建议关注ETO、成核剂、芳纶纸、PI 膜、工业涂料、酒精发酵蛋白、蜂窝陶瓷载体、润滑油添加剂、离子交换树脂、COC、TRT 膜等新材料领域机会。
根据我们的统计,本周价格上涨的品种为:环氧树脂(+1.61%)、SAF 中国FOB价格(+0.36%);本周跌幅较大的品种为电子级双氧水(-2.92%)、6F(-2.54%)、金属硅(-1.72%)。本周新材料板块跑输大盘、跑输基础化工板块:本周wind新材料板块指数周变动-0.31%,申万基础化工指数周变动+0.41%,沪深300 指数周变动+0.59%,上证综指周变动+1.19%,深证成指周变动-0.54%。本周新材料板块涨幅较高的是添加剂相关标的。本周涨幅前5 的新材料标的是:联合化学、领湃科技、红墙股份、天晟新材、东方材料;本周跌幅前5 的新材料标的是:奇德新材、凯美特气、鼎际得、石英股份、天洋新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展开立案调查,关注在国产化受益方向。4 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根据杜邦中国官网,当前其产品线包括:面料、纤维与无纺布;水溶液;包装材料和解决方案;建筑解决方案;光伏解决方案;个人防护装备等举例来看,面料、纤维与无纺布产品线产品包括Kevlar 纤维、Nomex 阻燃纤维与面料、Tyvek科技无纺布等;水溶液产品线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和纳滤膜、超滤膜和电除盐等产品。后续可重点关注案件的进展及潜在受益的相关国产化方向。
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落地,2026 年开始强制执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 年7 月1 日起全面实施。新国标的核心在于技术要求的全面提升。相比2020 年版,新规在热扩散测试中删除了“5 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缓冲期,直接要求电池系统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同时需确保烟气不进入乘员舱,且报警信号仍需在热失控后5 分钟内触发。这一变化倒逼企业从设计源头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例如采用更高效的阻燃材料或改进电芯结构。此外,新规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模拟了车辆行驶中可能遭遇的飞石或异物冲击场景,乘用车全系纳入监管。国家加大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考核,芳纶涂覆、气凝胶、冷却液、绝缘涂层材料等新技术有望加速推广。
英伟达 H20 芯片受到出口管制。英伟达在 4 月 15 日的一份文件中称,美国政府已告知该公司,若要向中国出口其 H20 人工智能芯片,需获得许可证。
根据这份文件,这一许可证的要求将无限期持续下去,美国政府给出的理由是“(H20 芯片)有可能被用于中国的一台超级计算机”。在美国现行及以往的出口规定下,H20 芯片是英伟达能够出口到中国的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只是设计规格需要相应降低以符合要求,同时保持与英伟达 CUDA 平台的兼容性。
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 年开始装车。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 年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 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2024 年是中国全固态电池的里程碑年份,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申请的全固态电池专利快速增长,是日本的三倍。同时,国内主要汽车电池企业都开始聚焦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目标是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每公斤400 瓦时。预计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开始时间是2027 年—2028年,2030 年完全可以实现量产。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相关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巨幅波动等。

本文来源转载:

策略定期报告:八连阳后怎么看?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电池新国标落地 海风项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