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红利银行时代系列十六:如何理解银行指数创新高?

红利银行时代系列十六:如何理解银行指数创新高?

时间2025-04-20 21:22:05浏览10

红利银行时代系列十六:如何理解银行指数创新高?

影响银行基本面的重大风险底线逐步清晰,估值修复可持续2023 年以来银行股在经济预期始终承压的背景下修复估值,近期指数创新高。我们认为核心逻辑在于,长期以来的低估值隐含了充分悲观的预期,因此宏观经济的增速弹性和景气度并不是决定估值走势的核心,经济及重大风险的底线才是核心因素。2023 年以来一系列宏观政策出台后,市场已经陆续探明了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银行资本风险的底线,在此过程中银行股的估值稳步修复。如果未来市场进一步探明净息差等其他经营层面的风险底线,估值将进一步修复。上述风险底线的确立,也是支撑银行股盈利保持稳定的前提。
从交易层面来看,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展现出明显的“类债资产”属性,具备防御避险和股息率跟随利率中枢下行的特征。从2023 年以来的走势可以清晰看到,在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回落和利率中枢加速下行的两种情形下,银行股估值修复的节奏会明显加快。但我们强调,风险偏好和利率中枢只会影响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速率,而估值修复的方向是由“风险底线逐步清晰”的核心逻辑决定,因为盈利稳定和重大风险可控是维持股息率稳定的前提。
2023 年以来市场陆续探明房地产、地方债务、资本风险的底线房地产市场目前尚未反转,但对银行而言风险底线已经清晰。2021 年以来大型民营房企风险加速暴露,经过四年处置消化周期,上市银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持续下降、不良率边际降低,更重要的是新生成房地产对公贷款坏账已经持续收敛。虽然存量风险的出清仍需要更长时间,但风险拐点已经确立。地方债务风险在2023 年35 号文、2024 年一揽子化债政策出台以来,风险底线也已经非常清晰。我们认为优质区域的城商行将迎来可持续的价值重估。
对于资本压力,由于近年来银行净息差和ROE 持续下行,市场此前担心银行难以保持稳定的分红能力。但随着财政部向大型银行注资,虽然对股息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摊薄,但显著强化了分红确定性。我们判断未来中小银行的再融资也可能放开,优质银行将迎来资本补充机遇。
2025 年关注净息差底线的确立,但零售风险拐点仍有待观望我们认为2025 年主流银行净息差也将逐步企稳,2025Q1 仍有下行压力。负债端成本率下行是缓解净息差压力的核心,近年来已经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着2025 年大量定期存款到期,我们判断存款付息率将加速下行20-30BP,且2026 年仍将延续下行趋势。负债成本的加速改善同时为资产端提供一定幅度的降息空间,对净息差的影响总体可控。
零售风险目前仍有压力,2024 年以来零售贷款不良率和逾期率上升,是当前银行业最主要的资产质量压力。监管层已经在筹备相关的纾困政策,但零售风险拐点仍需要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压力改善等因素支撑。由于零售贷款总体占比相对低,对全盘资产质量的影响可控。
看好银行股估值持续修复,重点推荐高股息及绩优银行股高股息逻辑下看好招商银行(稀缺的内生增长最佳分红型银行股+指数权重高)、港股国有大行(低估值高股息优势突出)。PB-ROE 框架下重点推荐杭州银行(资产质量冠军+利润增速龙头)、江苏银行(A 股最高股息率+业绩增速稳定)、齐鲁银行(成长型黑马,业绩增速突出)、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优异+ROE 领先),关注青岛银行/苏州银行/渝农商行/重庆银行等。
风险提示
1、社会实际融资需求持续低迷;2、经济压力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本文来源转载: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非银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 传媒行业周报:关注游戏及潮玩IP的流水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