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专题研究:关税有望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根据SEMI 数据,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170 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创历史新高。从区域来看,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仍然是半导体设备支出的前三大市场,2024 年全球份额分别为42.3%、17.5%、14.1%。中国大陆继续加大资本开支,2024 年设备支出达到了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美系厂商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近45%份额根据CINNO 数据,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商Top10 营收合计超过1100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2024 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无变化,分别为ASML、AMAT、LAM、TEL、KLA;从营收金额来看,2024 年前五大设备商的半导体业务的营收合计近900 亿美元,约占比Top10 营收合计的85%。北方华创作为Top10 中唯一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2023 年首次进入全球Top10,2024 年排名由第八上升至第六。
关税不确定性或加速芯片行业自主可控
4 月9 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芯片行业的关税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对于中国芯片行业的制裁愈发严厉,一方面对美系厂商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或加速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自主可控。半导体设备作为芯片行业的基石,国产替代进展直接关系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完成美系厂商的替代。
美系厂商份额有望被加速国产替代
美系设备厂商收入成长严重依赖中国大陆市场。2020 年至今,美系半导体设备厂商对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持续提升。2024 财年AMAT、LAM、KLA 对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占比分别达到37%、42%、43%。从替代规模来看,2024 财年三大美系厂商在中国大陆销售规模超过200 亿美元,国产半导体设备的成长空间较为广阔;从替代可能性来看,国产设备已具备成熟制程大部分环节的国产替代,并有望加速先进制程替代。
投资建议:重视自主可控产业链
国际形势多变,半导体产业链区域化逐渐凸显,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相关产业链,相关标的: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科技、江丰电子等。AI PC、AI 手机、AI 眼镜等终端产品的推出,叠加换机周期的到来,有望促进消费电子终端销量重回增长轨道,建议关注 AI硬件产业链。
风险提示:产业链自主可控进展不及预期;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关税不确定性对行业供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