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海外单桩竞争优势突出 向全球一流海工企业坚定迈进
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4 年实现毛利率29.83%,同比+6.59pct,为近10 年来最高水平;实现净利率12.54%,同比+2.71pct。
欧洲可拍卖海风容量创近年新高,后续有望持续获取海外海风订单
根据公司年报,2024 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拍卖总量36.8GW,创下年度核准量历史新高;其中海风占比超过半数,达到近20GW,较2023 年的13.6GW 同比增长46.3%。根据4C offshore报告显示,预计2025-2027 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拍卖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5-2027 年有望分别达到
34.7GW/23.2GW/30.2GW。
2019 年进入欧洲海风市场,客户覆盖头部主流,历史交付成绩优秀。根据年报,公司 2024 年出口欧洲的海外海上项目发运量和交货范围明显增加,实现向英国、法国、丹麦、德国等地的多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交付括单桩、海塔、过渡段等多类型海工产品,累计出口发运量近 11 万吨,实现同比提升,涵盖项目包括英国Moray West 海塔、法国NOY 单桩、丹麦Thor 单桩、英国Sofia海塔、英国DBB 海塔等, 业主包括欧洲头部的RWE、OceanWinds、GE 等。
以欧洲历史业绩为依托,公司积极开拓除欧洲外的日韩、东南亚、澳洲等全球份额。根据年报,2024 年蓬莱基地接待众多海外客户调研、审核,目前,公司成功通过绝大多数欧洲头部业主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认证,并作为“一供”或“主供”与客户共同推进待开发海风项目;当前公司海外在手订单充足,凭借在欧洲市场的优异业绩,公司正在日韩、东南亚、澳洲等全球海风新兴市场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持续扩展海外海上市场份额。我们预计,未来伴随欧洲拍卖海风项目招标及日韩等海风新兴市场开标,公司有望进一步充实海外在手订单,也将有力支撑后续盈利持续增长。
单桩海塔+海工船+浮式基础,三位一体巩固核心竞争力公司海外单桩/海塔供应能力优势显著,后续海工船下水+浮式基础供应将进一步巩固公司跻身全球一流海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根据公司年报,公司依托盘锦基地建造适用于油气及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大型运输船舶,预计2025 年将陆续交付两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未来规划将形成10-20 艘不同吨级超大型运输系列船型组建的自有运输船队。
2) 公司深入布局浮式基础市场。根据年报,目前全球有近2GW浮式项目已锁定电力承购协议,预计2025 年英国、法国、韩国、意大利、挪威、葡萄牙和西班牙将启动更多的浮式风电招标;公司当前正在受邀参与和推进多项欧洲浮式基础项目的投标,并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全球浮式风电中心。预计伴随浮式风电技术在2028 年前后度过预商业化阶段,未来浮式基础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应有望持续增加。
多因素共振,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24Q4,公司首个采用DAP 交付模式的Thor 项目首批单桩成功交付,截至25 年3 月,Thor 项目36 根单桩全部交付完毕。我们认为,从FOB 交付模式转向DAP 交付模式后,伴随自有海工船下水承运,物流体系的搭建将夯实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和综合供应实力,同时叠加海外需求景气上行、自身产品优势以及中长期浮式等产品带来的结构优化,公司海外项目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海外单桩/海塔+自建海工船+布局浮式基础的“三位一体”战略,形成海工装备领域核心竞争优势。伴随欧洲市场招标+日韩等区域项目开标,公司有望进一步获取海外优质海风订单,在手订单充沛,支撑后续交付和业绩增长。多因素共振下,我们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夯实,实现量利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21、78.05、92.7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7%、31.8%、18.9%;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8.57、11.88、15.0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9%、38.6%、26.5%;2025、2026、2027 年EPS 分别1.34、1.86、2.3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5、14.0、11.1 倍(以2025 年4 月15 日26.17 元的收盘价计算),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海风项目招标/释放不及预期、海外竞争加剧、船运交付延期风险、欧洲项目进度延期风险、海外市场政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