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机(601717):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 汽零往新能源方向加速转型
2024 年,公司在煤机板块整体需求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凭借自身项目交付经验以及成套智能化等优势实现规模稳定增长,同时在产品结构优化、成本优势等支撑下实现盈利的大幅提升;另外在汽零板块公司竞争优势稳固,各类新能源产品加速市场拓展,业务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公司有望保持煤机龙头地位,新能源汽零业务将保障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分红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70.52 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归母净利润39.34 亿元,同比增长20.16%; 从单四季度来看,实现营业收入91.96 亿元,同比增长0.36%, 实现归母净利润8.75 亿元,同比增长8.49%。
简评
煤机板块净利率大幅提升,汽零板块巩固核心优势地位煤机板块:2024 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煤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4.70 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归母净利润39.93 亿元,同比增长30.83%;在2024 年煤机行业整体需求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销售策略,凭借自身成本优势、项目交付经验以及成套智能化等优势实现规模的稳定增长,国内市场参标中标率和直接订货逆势增长,成套化项目订货额、成套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从盈利能力来看,液压支架及其他煤机设备产品及物料实现毛利率33.44%,同比提升4.18pct,煤机板块整体实现净利率20.51%,同比提升4.32%。主要原因系:煤机板块收入结构优化, 利润率高的产品本期收入占比提升,对利润贡献增加,此外,煤机材料成本的下降也推动了整体利润的上升。
展望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基础性保障地位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煤炭在我国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这为煤机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另外,公司在煤机市场深耕多年,已积累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成套智能化优势、效率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有望在行业表现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依然展现自身α,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
汽车零部件板块:核心优势地位巩固,向新能源方向加速转型。
2024 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82 亿元,同比增长0.07%,实现归母净利润1.43 亿元,同比下降35.52%;分结构来看:
① 亚新科:实现营业收入50.39 亿元,同比增长18.94%,实现净利润3.94 亿元,同比增长62.81%,利润增速较快主要系2023 年亚新科部分会计项目调整后基数较低以及2024 年规模增长下带动利润同步增长; 从业务来看,2024 年亚新科乘用车和新能源领域业务突飞猛进,乘用车业务收入占比2024 年提升至47%(2022年为 30%),2025 年将首次超越商用车,使亚新科从以商用车为主的业务布局,发展成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业务并举、零件向部件发展的全新格局。
② SEG:实现营业收入124.19 亿元,同比下降7.01%,实现净利润1741.16 万元,同比下降90%;规模下降主要系燃油车市场需求不及去年同期,尤其是欧洲市场表现对SEG 2024 年度销售额影响较大。但展望来看,SEG 继续优化全球布局,西班牙、印度市场开拓再获成效,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在后续实现稳定。
③ SES(索恩格电动):2024 年SES 加速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已获取多个头部客户定转子项目定点,部分项目量产爬坡中;目前该业务仍处于早期培育期,前期投入较大,仍处于亏损阶段,但展望来看,随着产品导入顺畅、产能爬坡完毕后,预计将开始逐步贡献业绩。
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重视投资者回报
2024 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1.20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9.56 亿元(含税),占2024 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49.72%,派现总额较上年增长30.42%,分红比例较2023 年提升3.91pct。目前公司在手现金、非分配利润相对充裕,后续业绩预期较为稳定,分红能力、分红意愿均较高,预计分红比例将保持高位。
投资建议:预计2025 年-2027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4.63 亿元、404.72 亿元、443.3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8%、5.22%、9.55%;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0.51 亿元、41.35 亿元、45.5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8%、2.06%、10.25%,对应PE 分别为6.39x、6.26x、5.6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经济政策风险: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矿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和 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等相关政策的调整,会导致公司煤机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受到影响,相关市场可能存在下行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受市场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国际市场主要金属 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虽然公司已经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原材料 价格仍然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特别是钢铁、铜铝等金属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公司的盈利 能力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海外市场运营风险: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国内外不同地区在法律法规、会计、税收 制度、商业惯例、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存在海外市场运营的风险。同时,部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如果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或公司客户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及贸易政 策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的海外业务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