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形机器人投资策略:量产元年 全球共振 百家争鸣
二、当前展望①:政策+产业+技术端多重共振,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1)政策端:政策端:“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层面高度重视2)产业端:自2022年特斯拉发布Optimus后,Optimus在2025年迎来量产,驱动产业链新一轮成长,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迎业绩兑现元年。国内车企全面下场布局,自研(华为、小鹏)和合作(宝马、比亚迪)模式并行,有望在车厂生产场景率先落地。
3)技术端:机器人是AI+智驾重要终端落地载体,AI大模型可加速仿真数据采集,Deepseek为机器人大/小脑提供多项支持,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三、当前展望②:制造端,多家开始爬产,技术路线趋于清晰特斯拉、宇树、智元等均规划了2025年千台至万台级别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行业进入量产阶段,技术路线趋于清晰。我们以价值量与制造环节为标准,我们从机器人的执行系统中拆分出以下几个部分:
1)直线传动-行星滚珠丝杠:制造材料与制造能力方面存在壁垒。2)旋转传动-减速器:占零部件成本比例高,谐波减速器已实现国产化,行星减速器暂时由外资和合资厂商主导。3)触觉传感器:柔性方案更佳,压阻式相对主流;4)力矩传感器:力信号变为电信号,六维效果更佳;5)IMU:输出加速度、角速度,进行姿态、位置控制;6)灵巧手:自由度大幅提升,传动由连杆变为腱绳,加快产业化落地。
四、投资建议
主线1:T链,临近定点,供应商基本确定,关注量产节点以及份额。主要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北特科技、贝斯特、肇民科技、旭升集团等,关注双林股份、爱柯迪、兆威机电等。
主线2:华为链,产品研发加速推进,关注后续产品迭代方向+国产供应商选型。主要标的:赛力斯、豪能股份、蓝黛科技、富临精工、沪光股份、北特科技、兆威机电、爱柯迪等。
主线3:其他本体厂供应链:宇树科技、Figure、智元、小米等相继入局,建议关注中大力德、长盛轴承、华依科技、金杨股份等。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