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美科技(002859):业绩符合预期 离型膜稳步放量助力增长
洁美科技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8.17 亿元,同比+15.57%;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同比-20.91%;扣非归母净利润1.99 亿元,同比-21.94%。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公司自下半年开始加快中高端离型膜的送样测试及放量进度,加大新产品研发试制投入,导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较多。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72 亿元,同比+85.50%。
分季度看,24Q4 公司实现营收4.75 亿元,同比+6.69%,环比-5.35%;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69.93%;环比-55.26%。
分产品看,2024 年公司电子封装材料实现营收15.71 亿元,同比+13.09%;电子级薄膜材料实现营收1.76 亿元,同比+35.38%。
毛利率小幅下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毛利率: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34.20%,同比-1.62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低毛利的电子级薄膜材料业务占比提升,后续随着离型膜业务的规模化生产,稼动率提升有望带动毛利率实现修复。
期间费用率: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23% , 同比+5.3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1.64%、8.69%、9.45%、1.45%,同比-0.42、-0.08、+3.56、+2.26pct。
布局高端离型膜市场,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目前,公司MLCC 离型膜已向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主要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供货,并顺利进入韩日系大客户的批量供货导入阶段,其中韩系客户海外基地也通过了产品认证测试。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多型号、多应用领域的高端离型膜研发和试制, 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 配合自制BOPET 薄膜的量产,推进以自制 BOPET 材料为基础的 MLCC 离型膜低粗糙度产品等新产品的开发,并开始在各家客户送样测试。除此之外,公司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一期项目两条线陆续投产,并已经通过多家客户的认证,开始逐步量产供货。华北地区产研总部基地项目即天津生产基地项目顺利进入项目主体施工阶段,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按计划进行,该项目投产后将实现贴近客户供货,大幅提升公司在韩系客户的份额。
并购柔震科技,延伸拓展薄膜材料业务
2024 年12 月31 日,公司发布公告完成对柔震科技56.8334%股权的收购。
柔震科技专注于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该产品可以取代传统金属铝箔和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使用,帮助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其安全性能。目前,柔震已与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及终端客户开展深度合作,且是部分锂电池客户复合铝箔的唯一批量供应商,其开发的复合铝箔集流体通过核心客户的验证,并已获得批量订单。
洁美科技拥有先进的BOPET 薄膜生产线,其中薄型BOPET 是柔震科技主要产品复合铝箔集流体的原材料。因此,洁美的BOPET 薄膜业务与柔震的主营业务具备较强的产业链协同性。
本次收购不仅可以进一步带动洁美在超薄型BOPET 薄膜产品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延伸公司薄膜表面处理技术,使公司的涂布技术平台更加完善,持续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同时,继 CPP流延膜之后,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产品范围,有助于公司持续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投资建议
参考2024 年年报,我们调整2025-26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93、28.23 亿元(原值为23.21、30.33 亿元), 新增2027 年营业收入34.52 亿元, 同比+20.7% 、+28.7% 、+22.3% 。预计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为3.01、4.49 亿元(原值为3.50、5.00 亿元),新增2027 年归母净利润6.39 亿元, 同比+48.8% 、+49.1%、+42.4% 。预计2025-26 年EPS 分别为0.70、1.04 元(原值为0.81、1.16元),新增2027 年EPS 为1.48 元。2025 年4 月14 日股价为17.94 元,对应PE 分别为25.69x、17.24x、12.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