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日涂出海研究与复盘-创新驱动发展 出海涂绘全球
出海复盘:借力外拓,多重并举。日涂集团于1962 年开启出海之路,初期通过合资模式(吴德南集团持股39.6%),借立时集团在当地的庞大成熟的经销网络,输出自身高品质产品,快速登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市场。而后(1970-1990),日涂集团受益于1980 年代日本汇率升值,加速海外投资并购。
同时,集团抓住东南亚产业升级经济腾飞需求激增的机遇,深耕东南亚本土多元化经营,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在东南亚建立15+生产基地并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后(1990-2010),抓住中国实行房改政策,于1992 年成立子公司立邦在上海建厂正式进入中国,通过本土化生产和渠道下沉的战略,从一二线城市至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张深入,同时推出本土化环保涂料引领市场潮流,成为中国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2010 至今)日涂集团凭借东南亚和东亚为主的亚洲市场龙头地位,持续技术创新和增厚资本,迈向全球化,收并购全球拼图徐徐展开,通过收购各地知名涂料企业(Deluxe Paint、Betek Boya、Alina),配合成熟的本土化经营体系,日涂和立时集团获取了在大洋洲、欧美、亚洲等多地成熟销售网络,构建起覆盖全球多国的生产体系,海外市场份额占比飞速提升(全球市占率4.93%位列第4 位,其中亚洲、澳大利亚、土耳其市占率占据当地市场首位)。
对内启示:市场优先,本土化经营,品牌塑造。日涂集团的全球化实践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出海之路:1)市场选择:选择潜力市场。主要选择尚未成熟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新兴市场。2)合作模式:与当地经销商深度合作。与当地经销商建立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关系,通过头部经销商快速铺货,防范话语权的失衡带来的合作风险。3)本土化生产:公司进行本土化经营之前应考虑当地市场规模,动态评估本地化生产条件,避免成本不降反升。4)注意市场偏好与文化差异:实施本土化经营时充分考虑当地独有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特征,开发地域专属产品。5)品牌建设:深化品牌本土化。借助深度合作经销商的经销网络,打造符合当地习俗、文化和生活的本土特色品牌,增强品牌于当地市场的链接,促进品牌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出海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风险、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