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韦尔股份(603501):高端渗透与多品类扩张开启新成长周期

韦尔股份(603501):高端渗透与多品类扩张开启新成长周期

时间2025-04-22 11:13:09浏览6

韦尔股份(603501):高端渗透与多品类扩张开启新成长周期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257.31 亿元,同比增长22.41%;归母净利润33.23 亿元,同比增长498.11%;归母扣非净利润30.57 亿元,同比增长2114.72%。
高端手机CIS 竞争力大幅提升,1 英寸大底产品彰显技术实力公司手机CIS 实现收入98.02 亿元,同比增长26.01%,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大像素产品实现放量。公司近年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持续强化高端智能手机 CIS 市场竞争力。例如公司自推出 1.2um 5000万像素的高端图像传感器 OV50H 以来,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方案中,伴随着产能顺利爬坡,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着力研发和丰富不同规格的产品序列,例如在OV50K/50H 的基础上,2025 年4 月10 日公司发布1 英寸大底50MP 产品OV50X,赋能Ultra 旗舰智能手机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同时公司也围绕OV50D/OV50M在小像素市场推出更多新品,这为公司产品价值量及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以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持续的动能。
智驾渗透率加快,高端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当前比亚迪为代表的车厂正在积极推动智驾下沉,过去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主要集中在20W+车型, 2025 年比亚迪宣布“天神之眼”高级智驾辅助系统覆盖其10-15 万元级别的车型,包括10 万元以下的秦PLUS DM-i,海豹05 DM-i 和海鸥等车型,极大地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入门级车型的普及,这将会带动其他厂商跟进智驾技术在入门级车型的应用。摄像头作为智驾感知层的重要一环,也将充分受益,例如比亚迪“天神之神”搭载了11-12 颗高清摄像头,搭载摄像头颗数以及规格均大幅提升,因此车载CIS 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车载CIS的龙头,其汽车 CIS 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 ADAS、驾驶室内部监控、电子后视镜、仪表盘摄像头、后视和全景影像等广泛的汽车应用,同时,公司凭借在汽车行业近 20 年的宝贵经验以及完善的车规级验证体系,不断丰富车规级产品矩阵,相较于安森美等海外龙头,公司无论是在产品迭代速度还是在价格上都更具竞争力,因此公司的车载CIS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加。
AR/VR 前瞻布局,机器视觉市场蓄力扩张
AR/VR 正从技术验证期进入规模化渗透期,智能眼镜也迎来质变节点,公司前瞻布局了小尺寸、低功耗的CIS 产品以及具备高解析度、外形紧凑、低功耗、低成本特点的LCOS 产品,随着智能眼镜的起量,公司作为CIS 重要供应商也有望受益。2024 年,公司新成立了机器视觉部门,凭借在 Nyxel、BSI 和 GlobalShutter 技术领域强劲的实力,公司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2024 年公司新兴市场/物联网的收入实现约 7.60 亿元,同比增加 42.37%,未来随着机器视觉、AR/VR 市场的快速增长,新兴市场/物联网领域的CIS 应用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成长助推。
消费电子库存去化完成,公司持续推进模拟IC 多料号导入2024 年公司模拟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4.22 亿元,同比增长23.18%,主要原因在于1)随着消费电子等行业库存去化完成,需求显著回暖;2)公司持续巩固与下游客户合作实现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在车用模拟芯片的产品布局,推进 CAN/LIN、SerDes、PMIC、SBC 等多产品的验证导入,为模拟解决方案的成长贡献新的增长点。
显示解决方案受行业供需影响,业绩有所承压,公司积极探索增长路径2024 年公司显示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28 亿元,同比减少 17.77%,主要原因在于受到行业供需关系不平衡的影响,公司 LCD-TDDI 产品平均单价持续承压。同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例如公司成功开发出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OLED DDIC,应用中尺寸屏幕的TED 芯片,并在车载显示驱动市场不断投入研发,因此公司不断丰富的产品品类及应用市场将为显示解决方案的成长提供创造更多机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6、363、42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7、69 亿元,同比增长30%、31%、2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CIS 出货不及预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转载:

重庆百货(600729):2024年扣非净利同增8.8% 主业经营调整持续推进 歌尔股份(002241):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AI/AR眼镜助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