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银龙股份(603969):老牌预应力钢材龙头 迈入快速成长新阶段

银龙股份(603969):老牌预应力钢材龙头 迈入快速成长新阶段

时间2025-04-20 13:13:45浏览11

银龙股份(603969):老牌预应力钢材龙头 迈入快速成长新阶段

老牌预应力钢材龙头竞争力突出,全产业链多元布局业绩高增。
银龙股份为老牌民营预应力钢材制造商,发展47 年以来形成技术、品牌、项目资源竞争力,预应力钢材和混凝土制品板块齐头并进,产品矩阵丰富,多产品位居行业领军地位,深入布局上下游,形成产品/技术/生产设备/投资运营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服务铁路、轨交、水利、路桥等大基建领域和风电、光伏等新型能源领域。2023 年起,公司前期业务布局显成效,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订单饱满业务结构优化,连续2 年实现业绩同比高增,2023 营收27.49 亿元,同比+11.57%,归母净利润1.72 亿元,同比+65.18%,净利率提升至6.63%,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9 亿元,同比+42.81%,净利率提升至8.14%,预计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中位数同比增长40%。
预应力钢材打造多层级产品体系,高附加值产品带动盈利提升。
公司预应力钢材产品包括钢丝、钢绞线等,具备由原材料端至产品端的研发实力,多种产品均为自主研发,且不断迭代升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多点布局产能。公司采用传统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并行战略,打造多层级产品体系,近几年推出高附加值高毛利率产品,包括高强度桥梁缆索丝、混凝土用超高强钢绞线和轨道板用钢丝等,并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应用占比,2023 年公司高强度桥梁缆索丝/钢绞线产品销量高增,超高强度混凝土用钢绞线初步实现对传统产品的替代,2024 年销量同比高增,助力公司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混凝土轨道板多模式盈利,产能全国布局营收高增。混凝土制品作为高毛利业务,为公司第二大主业,包括高铁轨道板、轨枕、地铁轨道板等产品。公司为高铁CRTSIII 型轨道板的研发单位之一,此产品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轨道板产品,逐步替代海外技术体系。公司在轨道板领域形成从轨道板钢丝材料供应、生产装备、生产服务输出至信息化管理和运维监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创造多环节盈利点。通过独资和合资两种形式在高铁项目关键节点布局产能,目前利用产能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项目,保障未来营收增长。2023 年公司混凝土制品营收实现翻倍增长,营收占比提升至11.12%,2024H1 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5.72%,毛利率重回上升通道,且高于预应力材料水平,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海外市场多元服务,探索新能源上下游。公司实现预应力材料和铁路轨道产品两大主业的出海,业务出口至9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至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区域,重点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目前海外营收占比约为30%,产品应用于雅万高铁、马来西亚东沿海铁路等多个重大项目。在海外高铁轨道板业务上,公司通过轨道交通制品的装备/产品/技术协同输出,为海外客户提供从材料到生产装备和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正积极开拓海外项目订单,如中吉乌铁路,同时考虑未来的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受益“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需求释放。公司布局新能源领域上下游,包括预应力材料产品供应和新能源项目投资运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带动预应力材料订单增长,并新增新能源运营业绩贡献点。
财政定调积极基建政策存加码预期,CRTSⅢ型轨道板和高强度钢绞线渗透率有望提升。2025 年我国财政定调积极,为基建投资增长奠定资金基础,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下,我国出口承压,后续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铁路、路桥、水利等或为拉动投资的重点板块。2023-2024 年我国铁路投资增速连续高增,未来几年铁路建设需求将持续释放。在铁路轨道板应用上,CRTSⅢ型轨道板具备替代海外技术体系的成本、施工及技术优势,应用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超高强度混凝土钢绞线对高铁线路工程整体造价带来缩减,性能和经济性优势明显,渗透率有望提升。我国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自2024 年9 月起维持35%+的高位,2025 年将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新一批项目尽早开工,水利投资有望保持增长,带动PCCP 管用钢丝需求释放。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和里程连年增长,桥梁缆索迎来新建和存量更换需求。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预应力钢材产品领域的民营龙头,发展历史悠久,产能全国布局,产品种类多样,并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产品竞争力突出,行业地位稳固。深入布局预应力钢材产品上下游,多业务支撑长期发展。公司借助产能区位优势,积极开拓重大项目订单,同时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驱动整体盈利改善。目前国内财政定调积极,铁路建设、公路桥梁和水利建设等基建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短期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具备需求和订单支撑,中长期受益于行业细分产品渗透率提升、海外业务布局和新能源投资等多元业务的业绩增厚。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自2023 年起,业绩迈入快速成长期,实现业绩连年高增。我们看好公司成长属性,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1.12 亿元、36.76 亿元和42.2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18.1%和1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 亿元、3.27 亿元、4.28 亿元,分别同比40.6%、35.8%和30.7%,对应2024-2026 年PE 分别为21.1 倍、15.5 倍和11.9 倍。给予公司“买入-A”评级,2025 年20 倍PE,6 个月目标价7.65 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订单获取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CRTSIII 型高铁轨道板需求测算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业务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转载:

钢铁周报:关税交易或已结束 期待国内宏观政策对冲 春风动力(603129):Q1业绩超预期 全球化+高端化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