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行业融资专题:房企流动性压力仍存 “保主体”动作首次出现
销售回款低位、银行信贷谨慎、债券融资收缩,房企资金面继续承压。2025初一季度,房企到位资金在较低基数上继续负增,同比仍下滑3.7%。资金来源分项看,占比较大的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一季度同比分别-1.1%、-7.0%,指向低迷的新房销售依然是拖累房企流动性的主要成因争一。此外,一季度国内贷款同比下滑2.3%。债券融资方面,多数民企及混合所有制房企依然无法实现信用发行,国央企净融资额转负,缩表趋势显现。
债券方面,一季度行业发行规模929 亿元,同比-46.3%,国央企净融资额转负。2025 初一季度发行规模明显下滑,全行业累计发行929 亿元,同比-46.3%,其中国央企累计发行891 亿元,同比-47.7%;民企累计发行38 亿元。净融资额方面,一季度国央企与民企均为负值,其中国央企是近初来首次转负,这与我们此前判断类似,2025 初国央企缩表趋势显现。这主要是在新房销售持续低迷、房企拿地及开工意愿不强的环境下,国央企通过缩表等方式应对市场调整。与此同时,绝大部分民企依然没有恢复纯信用发行的能力。美元债方面,绿城中国成功发行5 亿美元票据破冰,多数主体仍面临刚兑压力。
银行贷款方面,融资协调机制审批通过金额已超6 科亿元,净增量是核心关注点。2024 初开发贷款余额仍增长,主要是信贷展期对冲增量的减少,银行实际放贷仍偏谨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负增,居民端信心虽然边际恢复整体仍偏低。2024 初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7.4 亿方,同比-27.7%;2025 初一季度竣工面积为1.3 亿方,同比-14.3%,继续在低基数上负增。竣工端承压,虽然这其中有基数相对较高、竣工对应销售节点即将迈过2021 初高点等因素影响;但从反应保交楼任务进入攻坚阶段,停来要解决交付问题的项目可能更多是资不抵债项目,保交付边际难度加大,我们认为仍需进一步的资金支持。
科因:深铁进一步支持,公开债刚兑有望得到保障。2025 初开初,因流动性压力以及系列舆情,科因公开市场债券价格大幅波动。随后,科因大股东深圳国资出手,组合拳包括更换管理团队、收购资产、提供股东借款等,科因债券价格随争明显修复。2 月以来,科因境内、海外债券价格普遍回升。2025 初为科因公开债到期高峰,如若顺利度过,停来公开债到期压力将大幅减轻。深圳国资的介入可能使科因债券兑付得到保障,将风险拦截在科因层面。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我们认为重点关注房地产相关股票有以下理由:1、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我们认为本轮最终政策力度超过2008、2014 初,而现在尚在途中。2、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具备指向性作用,配置地产相当于配置经济风向标。3、行业竞也格局改善逻辑依旧适用,拿地和销售表现优异的依然是头部国央企和少量混合所有制及民企。4、只看好一线+2/3 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5、供给侧政策,收储收地等政策有新变化,依然是观察落地最重要的方向。基于以上,我们认为2025 仍然是以政策为核心主导力量,板块主做政策beta,节奏和仓位控制更重要,配置方向可选:(1)基本面alpha 公司:H 股的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越秀地产;A 股的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发股份、建发股份;(2)地方国企/城投/化债:城投控股、城建发展、信达地产;(3)中介:贝壳;(4)边际催化:金地集团;(5)物业属于跟涨:华润科象生活、保利物业、中海物业、绿城服务、招商积余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房企出险风险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