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弱预期下 磨底路漫漫
短期:4 月猪价或震荡下行,二季度弱预期延续,2Q25 均价或在13.8 元/kg(与此前预测一致)短期供给=商品猪出栏量(出栏量、压栏/二育)*出栏体重。从商品猪出栏情况看,据Mysteel样本监测,2025 年3 月,我国生猪出栏量为1251.68 万头,同比增长21.48%,环比增长21.02%,均呈现增长趋势。据卓创资讯数据,3 月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27.02%,且3 月样本企业出栏计划完成率达到105.30%。从出栏体重看,据Mysteel样本数据,截至3月底,我国商品猪出栏平均体重为123.9kg/头,环比增加0.3%,同比增加0.9%,处于近三年最高水平。
我们认为,4 月供给压力或继续释放,从商品猪出栏量看,据Mysteel数据,截至4 月10 日,重点样本企业生猪日均出栏量为26.03 万头,环比上月同期日均出栏增加0.78 万头,增幅为3.09%。我们认为,按生产情况推算,规模企业4 月出栏量较3 月或延续增加,仍将对市场供应形成压力。从出栏均重看,随着春节后肥猪需求逐步走淡,前期压栏大体重猪滚动出栏,带动商品猪出栏体重不断走高。向后看,我们预计4-5 月标肥价差或将继续收窄,大体重猪逐步出清(据Mysteel样本数据,3 月150kg以上大体重猪出栏数量占比为1.65%,环比下降了0.02 个百分点),出栏均重或逐步见顶,但仍维持年内较高水平。
中期:对应去年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1H25 新生仔猪数或延续增加,Q3-Q4 供给压力偏大,Q3 均价或在14.5元/kg 附近,同比或下滑20-25%
中期供给=仔猪出生量(新生仔猪数量)*出栏意愿(季节性、压栏等)。从育肥周期看,新生仔猪育肥需要经过5-6 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育肥至110-120kg后,养殖户出栏决策并不一致,二育育肥/压栏等均可能影响即期出栏量(可延后1-2月)。我们认为,在总体产能充裕的背景下,二育和压栏投机性会更强,对市场的短时冲击也更大,尤其是在节假日及需求旺季,或导致生猪供应短时增加明显,这也是近期频繁出现旺季不旺的原因。
2025 年1-2 月,新生仔猪数量连续增加,三季度供应压力或逐步显现。新生仔猪方面,据Mysteel样本数据,截至2025年2 月,新生仔猪数量为534.22 万头,环比小幅增加0.45%,同比大幅增加12.3%,实际上,2025 年1 月和2 月份新生仔猪数的增长,正对应着2024 年8 月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环比增长,按照产能周期推算,我们认为去年新增能繁母猪产能或在1H25 持续释放仔猪供应量,对应2H25 生猪出栏量或连续增长。从仔猪价格来看,2025 年以来,仔猪价格震荡上行,可以看到市场补栏意愿较强,虽然短期猪价行情不佳,但养殖主体对Q3 行情仍较为看好,按此推算,随着产能持续兑现,Q3 供需矛盾或有所强化,我们认为三季度猪价或同比明显回落(假设需求增速维持季节性)。
长期:全年能繁母猪产能供应充裕,且位于正常保有量线之上,年内猪价波动区间12.8-16 元/Kg长期供给=能繁母猪产能(存栏量)*生产效率(MSY)。从养殖周期看,母猪受孕-仔猪出生-保育期-育肥出栏大致需要10个月左右。2025 年全年产能对应能繁母猪产能区间在3986-4080 万头,均在正常保有量3900 万头之上。在能繁产能与价格的对应关系上,我们看到10 个月的负相关性略有失效,如去年4 月产能低点理论应对应今年2 月的价格高点,但实际价格却持续走低。我们认为,在母猪产能充裕,生猪供给大于需求时,生猪价格在大趋势上不具备大幅波动的基础,且在母猪产能均高于正常保有量的情况下,能繁存栏数值的边际变化对价格影响有所失效,短期的季节性指标对价格影响有所强化。MSY上,据Mysteel数据,3 月我国母猪产房存活率、新生仔猪存活率等生产性指标持续维持在92%以上,总体生产效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全国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同比均延续小幅走强,且位于正常保有量线之上。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 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6 万头,环比增加0.10%,同比增加0.6%,较去年4 月低点增加2.01%,为正常保有量的104.30%,处于92%-105%区间上沿。样本数据与官方数据趋势一致,据Mysteel样本数据(208 家),规模养殖场(123 家)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4.46 万头,环比小幅上涨0.05%,同比上涨4.86%。中、小散样本场(85 家),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7.05 万头,环比微涨0.19%,同比涨15.82%。据卓创资讯样本数据(196 家),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915.96 万头,环比小幅上涨1.07%,同比上涨17.73%。
期货盘面,DCE2505、2507 合约基差与价差也反映出供给压力较大的预期
DCE2505、2507 合约价格深度贴水现货,反映出市场对于二季度行情的悲观预期。我们提示,当前基本面利空预期交易较为充分,盘面底部支撑较强。目前,若二季度国内需求超预期或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盘面价格或有向现货价格收敛的可能性,需持续关注消费端数据。此外,5-7 合约月间价差接近平水,也反映了中长期供给充裕的基本面预期,我们认为,若供给压力如期兑现,近强远弱下5-7 价差或持续为正,且有走扩的可能性。
09 合约升水近月,说明市场对7-8 月二育/压栏存在一定预期,我们提示按照一季度仔猪出栏量看,三季度供给压力或明显提高,若叠加二育/压栏带动的供给后置,中秋国庆季节性上涨或较为有限,或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况。
此外,价格持续走低,是否会带动产能的新一轮去化?从目前看,2 月能繁母猪存栏仍维持4000 万头以上,2025 年全年对应能繁母猪产能区间为3986-4080 万头(按照10 个月滞后),持续位于3900 万头正常保有量之上,若二季度猪价超跌带动能繁母猪产能开始去化,对2025 年全年猪价影响较为有限,不过市场或提前进行博弈,短期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