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消费关税影响系列报告:中美互加关税下 医药生物如何布局?
此外还将从4 月9 日开始,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美国列举了180 多个经济体对美关税税率,并在此基础列举了“对等税率”,其中对中国大陆的互惠税率分别为34%。美东时间4 月8 日,美国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美东时间4 月9 日,美国将此前征收的关税提高至125%。4 月4 日中方发起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关税。4 月9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文称,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中国出口到美国:关注创新药出海
根据海关总署,中国对外出口的医药产品主要包括中药材、中式成药、人用疫苗、抗菌素(制剂除外)、医用敷料、维生素、抗生素以及医疗器械等。2024 年中国医药材及药品出口总额1796亿元,同比增长9.66%;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总额1403 亿元,同比增长8.29%。其中2024年对美出口药品占我国药品出口总额的21.59%;医疗器械中的X 光检查造影剂及诊断试剂等出口美国的比例高达30%以上,预计受美国的对等关税影响较大。在美国对等关税中,我们预计潜在关税对创新药出海的影响较小;预计美国业务占比较高的医疗器械企业影响较大。
中国自美国进口: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部分药品、血制品、器械等根据海关总署,2024 年我国医药材及药品进口总额3669 亿元,同比增长0.73%;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总额891 亿元,同比下滑8.14%。其中2024 年对自美进口药品占我国药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3.31%;医疗器械中的急救箱包、人工关节等自美进口的比例高达30%以上,我们预计受到中国反制关税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我们认为国产化率较低的部分药品、血制品、器械将会加速国产替代、进一步收益。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创新药、中药、血制品等
在中美互加关税大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自主可控、进口替代的主线行业。此外,与关税关联度不大的内需型企业的防御属性也不容忽视。
(1)出口层面:关注创新药出海。我们认为创新药出海仍然是2025 年医药板块的重要方向,绝大部分创新药以license-out 的模式出海,潜在关税冲击非常小。
(2)进口层面: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部分fast-follow/me-better 创新药、血制品、部分器械耗材等。对美加征84%关税,将造成进口产品进入中国的成本大幅上升,有利于国产产品进行替代,尤其是在国产化率较低的领域,如部分常用药品、部分fast-follow/me-better 创新药、血制品、部分器械耗材等。
(3)内循环层面:关注中药、药店、医疗服务等。在中美互加关税的情况下,与关税关联度不大的中药、药店、医疗服务等内需型企业也值得重点关注,该类资产具备明显的防御属性。
风险提示
1、药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政策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