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机械行业机器人系列报告(十三):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再梳理

机械行业机器人系列报告(十三):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再梳理

时间2025-04-10 17:20:14浏览8

机械行业机器人系列报告(十三):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再梳理

本篇报告回顾了去年10 月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走势,并梳理了主要主机厂的量产进度、核心零部件及其壁垒、竞争格局。我们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趋势,维持对板块的“推荐”评级,个股上,建议重点关注t 链公司。
短期调整不改产业趋势。人形机器人指数自2024 年10 月起大幅跑赢沪深300 指数,成为本轮市场的主线之一,近期有所调整。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应用到C 端需求空间巨大,当前处于0-1 的主题投资阶段,更需要关注事件催化。一级市场阶段性降温属于正常现象,产业端进展顺利,部分主机厂今年下半年有望进入小批量量产,同时有新的主机厂下场布局,后续也会更新进展,因此板块并不缺催化,我们仍看好整个板块。个股上,随着产业不断接近量产,我们认为卡位好、确定性高的标的是优选。
2025 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元年。部分主机厂(如特斯拉、Figure、优必选、智元等)已经处于量产前夕,有望逐步进入小批量量产状态。国内制造业大厂自2024 年以来加速入局,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从整机硬件来看,核心零部件投资方向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传感器及轻量化。
谐波减速器: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集中。谐波减速器是具有零齿隙、高精度、高扭矩等特性,在紧凑的结构中具有较高的减速比,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其壁垒主要体现在齿形设计、材料、加工、装配、检验。国内谐波减速器基本实现进口替代,绿的谐波是国产龙头。
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率极低,量产是关键。行星滚柱丝杠结构紧凑,适用于对安装空间和质量有严格要求、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的场景,负载能力高,但长螺母的加工难度大大增加。欧美企业过去是反向行星滚柱丝杠行业的主导者,国产企业有望后来者居上,主要原因是欧系企业面对新趋势、新方向时更保守,对于资本开支投入更谨慎,因此国产一旦实现产品突破,更有可能成为主流供应商。
灵巧手:由驱动+传动+传感装置组成,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灵巧手主要部件包含空心杯电机、螺杆和传动齿轮等,具体的硬件方案由应用场景和所需功能决定,最终可能有多种方案并存,以满足不同需求。其中空心杯电机的难点在于绕线,第一梯队为欧美企业,包括瑞士Maxon、德国Faulhaber、瑞士Portescap,起步较早且在全球的份额较高,国内厂商如鸣志电器、鼎智科技等通过本土化的销售战略逐渐打开市场。
传感器:功能完善的必备零部件,六维力难度最高。目前应用的主要是触觉传感器、力/力矩传感器(一维/三维/六维)、IMU、热管理相关传感器(参考车)等,其中六维力难度最高。全球领先企业集中在欧美,起步较早,产品丰富。国内坤维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出货量较高。根据高工机器人数据,在协作机器人领域,2022 年坤维科技出货量第一,市占率约60%。
轻量化:趋势确定但方案未定。轻量化有利于提高运动性能、延长续航时间,同时减轻运动惯性,提高动作准确度,对于精细灵活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是各大主机厂持续探索的方向,目前方案有铝合金、镁合金、PEEK、TPV 等。
投资建议:2025 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特斯拉拥有全球领先的算力、芯片、模型、数据、硬件、应用场景(汽车制造工厂),是当前通用人形机器人最接近量产状态的公司,有望继续引领产业趋势,因此我们建议后续重点关注t 链公司,具体为:三花智控(家电)、拓普集团(汽车)、绿的谐波、鸣志电器(电新)、恒立液压、夏厦精密、隆盛科技(汽车)、双林股份、柯力传感、东华测试(通信)、安培龙(电子)等。
风险提示:新兴产业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大幅波动

本文来源转载:

安徽省并购白皮书:政策暖风频吹 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 风电系列报告(13):交付起量 制造环节盈利有望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