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题报告:中美互加关税 化工品影响如何?
此外,还将从4 月9 日开始,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美国列举了180 多个经济体对美关税税率,并在此基础列举了“对等税率”,后者幅度从10%-50%不等。其中,对中国大陆、欧盟、越南、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度的互惠税率分别为34%、20%、46%、32%、24%、25%、26%。4 月4 日,中方发起反制,称自4 月10 日起,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出口到美国:少部分化工品直接出口高,整体影响有限根据海关总署,2024 年我国化工品出口约涉及15 个大类,1700 余科目,出口金额约2.9 万亿元,占我国2024 年出口总额25.5 万亿元的11.6%。其中,对美国出口的化工品金额为3203.6亿元,同比增长6.7%,占我国2024 年化工品出口总额的10.9%。综合来看,食品链产品出口美国的产品较多,如中国企业生产的三氯蔗糖、氨基酸、维生素出口美国比例较高,汽车链的半钢胎、全钢胎、促进剂也涉及小部分出口美国。但同时,我们关注到以下化工品受到对等关税的豁免:萤石、乳酸以及聚乳酸、三氯蔗糖、苹果酸、部分氨基酸、维生素全品种、部分农药品种、氯化钾、硫酸钾、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等,轮胎(半钢+全钢、其他轮胎类别需要细致区分)目前看适用于美国232 条款下针对汽车及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不适用此次对等关税。豁免基本涵盖了本身出口美国比例较高的品种(预计此部分品种美国自给率较低),因此绝大多数品种本次对等关税下影响有限,需要更为关注国内终端需求本身的影响,如汽车、纺服等出口美国占比高的终端需求或一定程度上受到本次对等关税的冲击。
进口自美国:部分原料和新材料依赖度高,关注自主可控互加关税背景下,中美贸易量乃至全球对美贸易量或将下降,全球定价大宗品的“全球供需平衡”或演化为“去美供需平衡”,美国供应占比较高的化工品或将供应重塑,关注中国进口自美较多的化工品。2024 年我国对美进口化工品总额2107.0 亿元,同比增长0.3%,占我国化工品进口总额的11.5%。主要大类化工品中,2024 年进口自美国/国内消费量比例较高的化工品有:丙烷(56%)、丁烷(10%)、氯化聚乙烯(9%)、POM(7%)等,部分原料如丙烷、丁烷等自美国进口占比高的原料可能受中国加税影响,成本提高;而像其他产品,国内装置开工率一般,可通过提高开工率或者从其他区域进口,基本也可以实现替代。此外,部分特种化学品/小品种化工品的全球供给中,美国占据重要比例,主要包括成核剂、润滑油添加剂、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汽车涂料、吸附分离树脂、蜂窝陶瓷、含氟聚合物、1,3 丙二醇等。如果中国对美贸易量显著下降,这些产品的国内生产厂家或将迎来更快速的进口替代机会。
投资建议:关注豁免关税、进口替代相关标的
中美互加关税大背景下,建议关注出口豁免、进口替代的主线行业。(1)出口层面:得到豁免关税且具备基本面的品种,如部分农药、部分氨基酸(梅花生物)、三氯蔗糖(金禾实业)等;(2)进口层面:对美进口替代相关产品,如成核剂(呈和科技)、润滑油添加剂(瑞丰新材、利安隆)、半导体材料(彤程新材、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显示材料(奥来德、莱特光电)、汽车涂料(松井股份)、吸附分离树脂(蓝晓科技)、蜂窝陶瓷(国瓷材料)、含氟聚合物(巨化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永和股份)、1,3 丙二醇(华恒生物)等。
风险提示
1、化工品面临需求下行风险;
2、政策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