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周报:GOOGLE推动ANDROID简化开发 国产生态迎新机
AOSP 开源时代落幕,公开分支维护或将逐渐关闭。据爱范儿报道,2025 年3月27 日,Google 宣布终止维护Android 开源项目(AOSP,Android Open SourceProject),可能关闭持续集成工具及代码托管平台Gerrit,未来仅向签署GMS协议的厂商开放闭源分支。在此之前,Google 对Android 的维护有两种方式:
1)公开的AOSP 分支: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包含纯净的开源代码,不涉及任何Google 专有服务,任何厂商或个人均可基于此分支开发系统。2)内部闭源分支:仅供签署了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协议的厂商使用。在此之后,Google 或将不再维护目前AOSP 的公开分支,逐渐关闭相关的支持性资源,并可能停止更新有法定开源义务(GPL 等协议的代码)外的组件的源代码。
AOSP 为Android 设备操作系统提供基础框架和核心组件,全球移动生态链影响分化。AOSP 作为全球移动设备底层核心重要框架之一,开发者可自由下载、修改和分发AOSP 代码,并构建定制化系统。例如,曾为Xiaomi HyperOS、vivo OriginOS、OPPO 的ColorOS、以及Pixel 手机的Android 系统提供技术基础。Google 此次简化开发决策或将对全球移动生态链产生不同影响。1)头部厂商:小米、三星等凭借既有GMS 协议仍可获取更新,但定制化空间压缩(如MIUI 功能模块需经Google 审核);2)中小厂商:印度Lava 等低价品牌可能面临系统更新断供,面临被迫退出市场风险;3)开发者生态:LineageOS 等开源项目被迫基于旧版本维护,XDA 社区86%开发者认为创新受阻;4)消费者端:第三方应用市场如F-Droid 逐渐萎缩,低价机型均价或将上涨。
开源不可控风险凸显,国产替代紧迫性升级。Google 此举暴露开源技术的“断供”隐患,印证了“开源≠永久开放”的现实。当前国内消费级市场仍被Android生态占据较大份额,但政企领域已启动替代进程:1)华为鸿蒙:截至2025 年1 月,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超20000 个,鸿蒙开发者数量突破720 万,鸿蒙生态设备超10 亿台;2)麒麟软件:“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兼容国内主流的软硬件产品,支撑各类行业解决方案,已构筑起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链生态体系,为党政、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信息化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安全可信的操作系统支撑。目前,“银河麒麟”连续13 年位列中国Linux 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技术+生态双壁垒攻坚,国产操作系统破局路径有望进一步明晰。1)内核自主技术突破:原生鸿蒙不再使用Linux 内核及安卓开放源代码,实现了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编译器、编程框架,再到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I 框架和大模型等核心技术上的全面突破和全栈自研,彻底摆脱对Linux 内核的依赖。2)生态构建:截至2023 年底,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组织指导下,OpenHarmony 社区已有6,700 多位共建者,70 多家共建单位,并联合300 多所高校开设鸿蒙课程,加速人才储备。麒麟软件则通过“通用软件生态提质计划”以及“一核、两翼、三行动”生态发展战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实现生态协同发展,截至2025 年3 月,麒麟软件已完成软硬件适配总量超过620 万项,生态适配官网累计注册用户超9.1 万。截至2024 年底,统信OS 在政企端国产平台装机量超800 万,生态适配规模超700 万。
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Google 正在收紧Android 开源节奏,或将为国产操作系统及生态带来结构性机遇。建议关注:1)芯片:海光信息、龙芯中科;2)操作系统:中国软件、诚迈科技、麒麟信安;3)鸿蒙生态:软通动力、中软国际、亚信安全、润和软件、常山北明、东方中科等;4)数据库:达梦数据、太极股份、海量数据等。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