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解析:改革双刃剑:短期挑战长期价值
1.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险企需承担销售人员全流程管理责任,董事会、管理层及分支机构分层级落实责任,同时建立因销售人员违法违规导致的佣金追索扣回机制。
《通知》的答记者问中在肯定了代理人模式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当前个人营销体制潜在问题(如传统营销体制激励约束不足,个人保险代理人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归属感不强,保险公司管理不到位等)。2024 年行业个人代理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19733.76 亿元,同比增长6.45%,贡献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接近半壁江山。
2.深化执行个险渠道“报行合一”,加强费用预算管控,做到精算假设费用、预算费用和考核费用相统一。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落实后,2024 年人身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下降25.2%,头部公司凭借精细化管控能力获得更大腾挪空间,此前部分中小寿险公司采取激进的经营模式,通过快速提升渠道手续费、虚列费用等方式吸引渠道合作、抢占市场份额将难以为继。《通知》要求深化执行“报行合一”,加强费用预算管控,做到精算假设费用、预算费用和考核费用相统一。我们预计代理人短期收入承压,但续期佣金保障长期留存;险企需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头部公司优势更显著。建立以业务品质、服务质量为导向的佣金激励设计和递延发放机制,虽然不利于新人快速拓展业务,但对于业务量大、专业能力较强的资深代理人或将聚焦业务一线,提高客户服务的专业度。关注后续在费用分摊上加强指引,统一费用分摊的口径。
3.倒逼营销队伍提高专业度,强化以客户为中心。产品分级制度(P1-P5)与销售人员资质认证形成联动,投连险等复杂产品需匹配高等级代理人。代理人准入门槛提高,绩优代理人优势凸显。我们认为,具备专业度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改善行业公信力,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未来队伍结构将加速从“金字塔”巩固为“哑铃型”,2024 年末行业营销员人数为264.07 万人,同比下降6.14%,但人均产能提升2.06 万元/人至15.06万元/人,"去虚向实"趋势显著,销售队伍质态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改革双刃剑:短期挑战长期价值。险企面临管理成本上升、代理人短期收入波动、中小机构生存压力等问题。长期则推动个险渠道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提升业务可持续性;构建专业化、职业化代理人队伍,增强消费者信任;优化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头部集中化趋势。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紧握具备防御属性和自身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品种,关注中国财险,同时关注寿险的β机会,关注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1)政策执行及落实力度低于预期;2)代理人短期收入受到冲击后对留存和招募产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