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Q1前瞻:需求向好 业绩修复可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Q1前瞻:需求向好 业绩修复可期

时间2025-04-22 14:20:17浏览5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Q1前瞻:需求向好 业绩修复可期

25Q1 多领域需求向好,业绩修复可期
新能源车:Q1 需求淡季不淡,我们预计多数锂电产业链企业量增利稳。风电:陆海风开工提速,产业链排产出货高增。光伏:抢装驱动产业链涨价,亏损环比收窄。储能:中美抢装抢出口支撑需求,欧洲工商储大储起量支撑业绩,我们预计25Q1 多数储能企业营收同比高增。工控:Q1 需求向好,AIDC、机器人方向热度高。我们推荐结构件主业盈利能力韧性强的科达利,推荐受益于内需、今年订单同比增长较好的汇川技术。
新能源车:Q1 需求淡季不淡,我们预计多数锂电产业链企业量增利稳据乘联会,25Q1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242.1 万辆,同比+37.2%,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我国25Q1 电池销量达285.8GWh,同比+73.7%,需求呈现淡季不淡的现象,锂电产业链企业产能利用率总体高于去年同期,产能利用率提高+新增产能放缓供需边际收紧,盈利能力存在支撑,我们预计多数锂电产业链企业25Q1 量增利稳,其中铁锂、负极环节表现或更为明显。新技术中,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eVTOL 等领域产业化步伐加快;钠电在两轮车、储能等领域应用加速推进;宁德等头部企业发力换电模式推广。
风电:陆海风开工提速,产业链排产出货高增
受益于新能源入市抢装与24 年招标高增,Q1 风电需求高景气,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5Q1 国内风机定标36.13GW,同比+112%,我们看好Q1 产业链排产出货高增,部分零部件环节涨价或落地,驱动盈利能力提升。海风层面,重点海风项目陆续开工,有望支撑25 年海风装机高增;国家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将推动国内深远海风电项目逐步落地;欧洲海风政策加码,或驱动装机高增,根据WindEurope 预测,25 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为4.52GW,同比+74%,建议关注受益于海风和出口放量的海缆、管桩、风机环节。
光伏:抢装驱动产业链涨价,Q1 亏损或环比收窄受新能源入市抢装影响,国内光伏需求高景气,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5Q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71GW,同比+30.5%。我们看好Q1 抢装驱动排产提升,产业链有望实现量价齐升,亏损环比收窄。展望Q2,我们预计3-4 月抢装排产结束后或进入需求真空期,叠加川滇丰水期临近,部分产能存在复产预期,产业链量价或短期承压。新技术方面,BC 电池产业化进展加速,隆基BC 二代Hi-MO 9 升级版组件已全面量产,全年有望实现出货放量。供给侧政策与市场化出清驱动行业供需错配改善,新技术降本提效促进渗透率提升,建议关注硅料、电池、玻璃环节。
储能:Q1 中美抢装抢出口支撑需求,欧洲工商储大储起量支撑业绩国内市场,根据储能网,25 年1-2 月储能装机规模11.12GWh,同比+41.8%,根据GGII,25Q1 中标规模达93.88GWh,531 入市时间点前存在抢装现象。
美国市场,据EIA,25 年1-2 月新增装机2.42GWh,同比+433%,终端装机需求高增且存在抢出口现象。欧洲市场,户储库存基本回落到合理水平但终端装机仍承压,工商储与大储需求起量。新兴市场,停电+电价上涨+政策补贴驱动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户储需求,前期沙特、阿联酋大型大储项目陆续发货。多市场需求驱动下,我们预计25Q1 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公司营收有望同比高增,中国大储与新兴市场放量的光储标的增幅或更为明显。
工控:Q1 需求向好,AIDC、机器人方向热度高宏观层面,25 年3 月中国制造业PMI 为50.5%,环比+0.3pct,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国内制造业活动加速回暖。微观层面,Q1 头部企业订单增长较好,其中,工程机械电动化、风电、锂电等行业订单表现较好。AIDC方面,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有序进行中,建议持续跟踪招标进展;关税扰动下出海板块震荡,考虑可从海外基地出货或价格向下传导,建议关注修复机会。
机器人方面,产业正加速从研发阶段步入量产阶段,关注高壁垒高价值量零部件环节与国产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需求低于预期,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低于预期;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转载:

医疗与消费周报:干细胞治疗:积极信号释放 存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电子行业周度报告:关注国产替代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