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定期报告:全球首次人机半程马拉松同场竞技 天工ULTRA夺冠
4 月19 日,2025 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迎来全球首次人机同场竞技,20 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共同挑战21.0975 公里赛程,天工队“天工Ultra”作为首个人形机器人率先冲线,用时2 小时40 分。赛事通过动态路况与复杂环境,全方位检验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既要应对长距离续航,又需在坡道、转向等场景中灵活运动。这场“科技马拉松”不仅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技术练兵场,更为机器人在具体场景的应用埋下创新伏笔。
产业高地托举赛事,北京勾勒智能未来蓝图
赛事落地北京,彰显其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厚底蕴:2023年机器人产业总收入超200 亿元,企业数量超400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达50 家,居全国首位。近期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明确,将突破100 项以上关键技术、产出10 项国际领先软硬件产品,推动产业链国产化。
赛场上机器人的每一步奔跑,背后都是工程师团队的协同攻坚;而北京完善的科研生态、活跃的市场环境与前瞻的政策支持,则为机器人产业搭建了“加速跑道”。这场跨越体能与智能的对话,既是对当下科技成果的检阅,更是对人类探索未知、永不止步精神的生动诠释。
人形机器人造福全人类,未来有望像汽车般普及中国机器人网表示,目前来看,发展足够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把人类社会的重复性体力劳动接管过去将会是一个造福全人类的科技大方向。据高工移动机器人,英伟达CEO 黄仁勋曾公开表示: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GGII 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0 年将达到近380 亿元,2024-2030 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 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 万台。
建议关注
1)整机:优必选、景业智能、亿嘉和等;
2)电子皮肤/触觉/嗅觉传感器:汉威科技等;3)腱绳:大业股份等;
4)轴承:长盛轴承等;
5)灵巧手: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等;
6)传感器:安培龙、柯力传感、华依科技、东华测试等;7)供应商: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中坚科技等;8)电机:步科股份、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等;9)丝杠:贝斯特、福达股份、北特科技、鼎智科技、新剑传动等;10)减速器:中大力德、斯菱股份、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11)机器视觉:舜宇光学、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
风险提示
市场及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