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医疗保健行业:创新拓展空间 低估值有望迎修复

医疗保健行业:创新拓展空间 低估值有望迎修复

时间2025-04-18 21:20:45浏览7

医疗保健行业:创新拓展空间 低估值有望迎修复

核心观点:
药品:创新是药品行业核心驱动,国际化步入新阶段。新一轮成长研发驱动创新升级。过去五年,无论是Biotech 还是传统Pharma,纷纷加大了内部研发体系投入和建设,研发费用绝对额和费用率均上了一个台阶,License out 交易占比屡创新高,有望打开药品的长期发展空间。从2015 年开始,国内制药工业从研发生产到终端销售和医患使用,先后经历了供给侧、产品定价体系、诊疗行为规范等系统性改革和治理。根据2024 年度数据,我们发现产业内相关企业的经营已逐渐从这种大的政策调整中走上正轨,这背后是国内医疗刚性需求的释放、行业产品结构改善、以及新一轮的创新产品周期;同时,国产创新药“出海”不断提速,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CXO:海外需求端改善带动企业恢复增长,国内需求端处于左侧底部。
投融资转暖,海外需求环比改善趋势确定,25 年CXO 行业需求层面仍有较好的趋势,CXO 企业接单趋势有望持续。中国CXO 企业全球竞争力体现明显,产业链和工程师红利下我们仍是全球高性价比制造中心。Biosecure Act 是对国内 CXO 产业的压力测试,CXO 产业的周期更多反映全球创新的需求周期,目前表现优异。随着CXO 海外需求端转暖,企业降本增效+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耗材及设备:港股医疗器械有望在流动性向好过程中实现估值修复,重视业绩迎来扭亏企业。医疗器械集采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骨科耗材、冠脉支架均已进入续标周期,如体外诊断试剂等陆续进行了集采扩面,在此过程中,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头部企业率先受益,行业格局逐步趋向成熟稳定,以时间为基础,横向对比品类降价幅度,降幅也逐步趋于温和,政策及业绩基数干扰因素逐步出清,企业回归正常增长趋势,我们认为,未来低估值企业迎来估值修复空间,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持续有估值提升空间。港股部分企业迎来业绩拐点,关注成长特性突出的盈亏平衡企业。
医疗服务:受外部环境影响整体承压,板块间有所分化。整体来看,业绩承压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24 年外部消费环境疲软,眼科、齿科、体检等部分消费类需求有所下降;(2)价格端:受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部分药耗集采等医保政策影响,部分医保覆盖范围内的项目客单价受到严格管控,同时眼科、口腔等行业受需求下行导致的竞争加剧影响;(3)非经营层面:政府补助等其他收入减少、资产减值和应收账款减值等一次性损失等因素均对部分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关税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集采价格降幅过大风险、药械产品上市及推广不及预期等。

本文来源转载: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中国合成橡胶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低空经济行业周报:《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 明确有序发展低空消费 海南消博会多款新型飞行器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