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行业周报:进口商品清关模式价差及国内免税市场发展分析
进口商品的清关模式的四种模式中,免税最优。进口商品的清关模式大体分为四种:一般贸易进口、免税零售、个人物品直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其中,一般贸易进口和个人海外直邮理论上是需缴税最高的选项,跨境电商零售相对优惠,免税最优。免税在进口环节成本优势在于高档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对于普通或其他品类跨境电商与免税差异在10%以内,虽然相对较低,但仍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我们认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免税模式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奢侈品等价差拉大,免税店价格吸引力更强,凸显其进口清关成本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离岛免税与离境免税双轮驱动消费回流,两者共同构成“境内消费国际化+境外消费截留”的闭环,助力中国从商品出口向服务出口转型。1)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赋能品牌矩阵扩容,驱动海南免税消费体验升级。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 2011 年实施以来,已成为国内免税行业的重要支柱。海南离岛免税自 2023 年 4 月推出即购即提(单价≤2 万元商品可现场提货)和担保即提(单价>5 万元商品缴纳保证金后提货)政策以来,成效显著。
2)中国离境免税通过即买即退政策创新与跨境支付便利化改革,显著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2025 年 4 月起,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服务在全国推广,境外旅客在贴有标识的商店购物时,通过信用卡预授权即可现场领取退税款(退税物品销售发票金额(含增值税) ×退税率11%),无需等待离境时办理。这一政策使退税流程从 “购物 - 离境 -退税” 三步压缩为 “购物即退税”。
中免战略投资布局,赋能市内免税发展。中国中免董事会通过议案,以 12.28 亿元参与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增资,交易完成后持股 49%。中免此举旨在高效布局市内免税领域。中免收购股权后,能快速实现全国多地市内免税店布局,在市内免税政策落地后抢占市场份额。
市内免税政策革新,多元业态协同发展。市内免税店政策全面革新,财政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市内免税店对于外籍游客购买免税品的便利度有较大提升。我们认为,市内免税店政策持续落地将吸引境外消费、助力国货出海,在复杂贸易环境下稳定消费、提升活力,缓解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压力。
投资分析意见:旅游出行旺季逐渐拉开序幕,景区板块中文旅资产融合有望提速,顺周期板块值得关注,企业开支及经营活动逐步恢复,商务客流有望逐步回暖。免税政策风口已经到来,外循环带动业绩有望止跌回增。建议关注:1)人力资源服务:科锐国际、北京人力、BOSS 直聘、同道猎聘;2)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3)会展:兰生股份,米奥会展;4)景区:长白山、九华旅游、峨眉山、三特索道、宋城演艺、天目湖、中青旅;5)旅行社:岭南控股,众信旅游;6)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7)免税:中国中免、王府井。
风险提示:地区冲突风险上升,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人均消费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