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管桩出口盈利水平突出 即将步入交付大年
公司发布2024 年报,实现营收37.8 亿元,同比减少12.61%,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46%,扣非后净利润4.33 亿元,同比增长17.7%;EPS 0.74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80 元(含税)。2024 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3 亿元,同比增长48.55%,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同比增长1017.55%。
平安观点:
海外业务和电站业务推动公司业绩增长。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约1%,但毛利率大幅提升11.28 个百分点至38.48%,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因。2024 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净利润1.66 亿元,同比增加约0.53 亿元,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推算发电以外的国内业务收入18.31 亿元,同比减少约26%,毛利率15.9%,同比下降约1.4 个百分点,表明2024 年公司国内制造业务处于收缩状态;另外,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0.7 亿元,估计主要因国内制造业务产生。整体来看,2024年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超出市场预期。
2025 年将是公司海外管桩订单交付大年。2024 年公司交付的海外项目包括英国Moray Wes t 海塔项目、法国NOY 单桩项目、丹麦Thor 单桩项目、英国Sofia 海塔项目、英国DBB 海塔项目等,其中丹麦Thor 项目由公司自主负责运输,盈利水平更为突出。2025 年3 月,丹麦Thor 项目最后一个批次的10 根单桩已经顺利抵达欧洲某目的港,公司为该项目建造的36根单桩全部交付完毕;Nords eeclus ter A 首个批次的8 根单桩已经交付完成;另外,Inch Cape 等项目也将在2025 年开启交付。整体来看,2025年将是公司海外订单交付的大年,同时欧元近期相对人民币的升值也有望推升2025 年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
构建自主物流运输能力,前瞻布局漂浮式海风赛道。公司着力搭建配套的全球化物流体系,2025 年将依托盘锦基地交付两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设计型宽51 米、总长240 米、载重量50000 吨以上、吃水深度8
米,进一步强化公司运输和产品交付能力。2024 年9 月,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浮式海上风电场开发商BlueFloat Energy 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关于合作共建浮式海上风电供应链的《谅解备忘录》,近期公司正式设立全球浮式业务中心并完成核心团队的招募和任命,为客户提供集制造-运输-组装交付于一体的一站式浮式基础解决方案。
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有望继续成长。2024 年新能源发电业务的收入和利润主要由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 风电项目贡献,该项目全年发电量超过6.66 亿度电。2025 年,公司投资的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 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将实现并网并贡献收益。此外,公司在手的近1GW 河北陆上风电项目将陆续启动建设。
投资建议。考虑海外业务盈利水平超预期、欧元升值、海外订单交付节奏等因素,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10.55 亿元(原预测值6.55、9.00 亿元),新增2027 年盈利预测12.7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业绩的动态PE 分别为15.2、13.8、11.4 倍。公司已经奠定欧洲海上风电市场主流管桩供应商地位,未来将受益于海外海风市场较快成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较大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