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专题报告:垃圾焚烧的绿能属性始于IDC 不止于IDC
政策背景:在能耗政策趋严并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背景下,2007 年我国确立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此后相关政策陆续更新,已从2016 年版的实行能耗双控转向2023 年版的强化双碳目标导向。节能审查关乎项目建设及生产可行性,从经济发达地区的节能审查流程来看,不同地区的节能审查流程时间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的节能审查时间可能超过1 年。
IDC 项目能耗较大,专门被列出需进行节能审查,使用垃圾焚烧发电可助IDC 项目降低能耗。
近几年新建的大型IDC 项目年综合能耗均在10000 吨标准煤以上,即使是中小型IDC 项目的能耗水平也远超无需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标准。2017 年发改委发布的《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专门提出数据中心建设(符合豁免条件的除外)需取得节能审查意见。近几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均出台系列政策对数据中心能耗进行严控,北京市规定的数据中心项目PUE 要求严于国家标准。垃圾焚烧供电IDC 可有效降低项目PUE,目前已经有相关案例落地。
始于IDC 不止于IDC,垃圾焚烧绿能应用有望向B 端进一步拓展政策背景:从国家规划层面来看,当前处于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过渡期,则未来新项目建设除需考虑能耗外,还需考虑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重点用能单位及行业绿电消费比例,政策端已从企业自愿导向转向政策强制导向。
垃圾焚烧绿电应用有望向B 端进一步拓展。随我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持续推进,未来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将持续上升,垃圾焚烧企业有可能在此过程中获得需求端突破,从过往的上网售电转向向工业企业售电,利于企业现金流改善,有望获得估值修复。近期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市场,碳市场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从约40%增至60%以上,碳市场持续完善利于垃圾焚烧绿证的需求上行,预计未来垃圾焚烧的绿电绿能供应范围有望持续扩大,对垃圾焚烧公司现金流实现进一步利好。
动态角度看待“隔墙售电困境”,部分地区已开始进行绿电直连供电试点政策背景:当前垃圾焚烧直接供电B 端受限的核心原因是市场化直供电价格机制未捋顺, 2017年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提出“过网费”概念,隔墙售电试点开启。
隔墙售电或影响电网企业利益,垃圾焚烧供电或可破局,绿电直供或成新思路。隔墙售电或违背用户公平分摊成本原则,可能导致电网企业无法获得准许收入。若由垃圾焚烧项目直接向工业企业供电,或许可实现在不损害电网企业利益情况下,使垃圾焚烧企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均有受益。近期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将5 个电池企业列为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预计未来随碳排放双控进一步落实,绿电直连供电将成为部分工业企业用电新趋势。
投资建议:当前处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阶段,看好未来垃圾焚烧绿电绿能直供B 端企业带来企业现金流改善与估值修复,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瀚蓝环境、伟明环保、光大环境、三峰环境、永兴股份、盈峰环境、军信股份、绿色动力、兴蓉环境、粤海投资、海螺创业等。
风险提示
1、技术更新及产品升级的风险;2、业务模式转型和创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