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600761):业绩小幅增长 智能物流、后市场等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全年利润小幅增长2025 年4 月6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司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73.3 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约13.2 亿元,同比增长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0.4 亿元,同比减少5.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约4.7 亿元,同比减少67.8%,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原因所致;基本每股收益1.59 元,同比减少10.7%;加权平均ROE 约14.0%,同比下降3.7 个百分点。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系公司于2024 年12 月现金收购好运机械、安鑫货叉而减少关联交易,且期间费用增长超预期所致。
整机业务显著跑赢行业,后市场、智能物流等业务快速发展一、叉车整机业务。2024 年公司实现整机销量约34.0 万台,同比增长 16.5%,跑赢行业7.0pct,市场份额提升至26.5%。同时,公司深入推进“1+N+X”的国际化营销体系建设,合力大洋洲中心、欧洲总部、欧洲研发中心、南美中心接续开业,推动全年整机出口约12.6 万台,同比增长34.1%,增速高于行业近15.6pct,出口份额大幅提升至26.3%。国外地区收入达69.3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0.0%。
二、智能物流业务。公司自主开发CCS、WMS、MOM 等物流管理系统,涵盖叉车式、移载式、牵引式以及非标定制化AGV 产品。合力智能物流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家具制造、物流仓储等多个行业和场景。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并购宇锋智能,实现合力智能物流产业园顺利开园,提升智能物流业务的整体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
三、零部件业务。公司现已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合力部件业务板块,实现涵盖高端铸件、液压件、功能件等七大类数千品种的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上游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和鼎机电年产600 万千瓦时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正式运行投产,蚌埠液力、衡阳合力、安庆车桥、新能源智能工业车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四、后市场业务。公司通过开展高质量发展万里行等活动,有效提升后市场业务服务质量。目前,公司已建立遍布全球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优质后市场服务。
全年毛利率同比继续提升,加大投入推高期间费用率分地区看,2024 年公司国内和国外地区毛利率分别提升1.1pct、2.0pct至21.3%和26.2%。叠加国外地区收入和占比提升,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6pct 至23.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上升1.0、0.7、1.2 和0.1pct,主要系公司加大海外中心建设、员工增加、提高研发投入以及好运机械、安鑫货叉并表等原因所致。
因此,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较2023 年同比上升3.0pct 至14.8%。
此外,公司2024 年末存货账面价值较2023 年增加11.0 亿元至33.8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宇峰智能,以及公司在北美、南美以及欧洲等地提前备货所致。而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加2.1 亿元至22.5 亿元,主要原因或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上升以及收入结构变化。
投资建议
从国内来看,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持续落地,且仍有充足政策空间,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复苏,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利润逐渐修复,进而带动叉车需求企稳回升。同时,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1+N+X”国际化营销体系逐渐建成,且公司美国地区收入占比极低并已提前备货,同时公司还投资设立泰国工厂,有望降低关税风险,因此未来公司海外市场收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此外,公司智能物流、零部件、后市场等业务发展迅速,亦有望为公司注入新增长动力。综上,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2、190.3、202.2 亿元,同比增长4.0%、5.6%、6.2%;归母净利润14.1、15.4、16.8 亿元,同比增长7.2%、8.9%、9.5%。对应2025年4 日8 日收盘价,市盈率为9.5、8.7、8.0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公司智能物流、后市场等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加剧。公司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期间费用率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