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鲜数据医药生物行业:关税升级 药品或将征收关税

医药生物行业:关税升级 药品或将征收关税

时间2025-04-10 12:20:30浏览5

医药生物行业:关税升级 药品或将征收关税

事件:
2025 年4 月2 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2025 年4 月4 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
2025 年4 月4 日,商务部公告2025 年第20 号公布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 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2025 年4 月9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 月8 日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表示,美国并不生产自己的药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产品。
美国支付药品的价格往往比有药品生产的国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认为,一旦对药品征收关税,制药公司将在美国开设工厂,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市场”。
投资要点: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以推动制药公司在美国设立工厂,减少对进口药品的依赖。虽然药品目前暂时不在关税清单中,但未来加征箭在弦上。特朗普于2025 年2 月20 日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警告制药公司,药品加征关税即将到来。并告知参会者包括默克公司及辉瑞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应加快步伐将海外生产转移至美国,但具体税率和实施时间未明确。2025 年4 月8 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对药品或将征收关税,但仍税率细节未定。我们看到2025 年4 月5 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关于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严正声明中提到绝大部分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康复用品等产品均受影响,特别是部分产品叠加美国政府过往无理加税措施,关税已达极高水平。我们分析美国对药品征收关税或将箭在弦上。
美国药品关税政策对中国医药企业影响有限,短期二级市场相应标的出现较大波动。多家国内药企对美国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一事作出反馈。通化东宝称,依据美国4 月2 日公布政策,药品属豁免类别,且公司暂无产品出口美国,目前未受影响。健友股份表示,对美出口主要为短缺药物,议价能力强,已布局多元化市场。华海药业指出,出口美国产品以制剂为主,部分当地生产,2023年美国营收占比约13%,正从工艺、生产基地等方面评估应对措施。科伦药业称出口美国产品有制剂和原料药,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多,正密切关注。翰宇药业则表明对美销售主要是利拉鲁肽和部分原料药,正与合作伙伴关注动态,也计划开拓欧洲或东南亚市场以降低对美依赖。4 月9 日早盘二级市场对于药品征收关税对医药板块的影响存在过度担忧,医药相关个股超跌严重,情绪波动影响较大。我们认为国内下半年创新药全链条产业政策以及商业险,医保丙类目录等利好政策有望陆续落地,回调后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美国仿制药与与原料药进口依赖度较高,药品征收关税后美国短期很难实现本土替代。从美国市场需求看,近90%的抗病毒和抗生素仿制药依赖进口活性药物成分,约80%的原料药来自海外,这使得美国难以在短期内摆脱对进口药品的需求。为了避免药品价格上涨和短缺,所以4 月2 日美国颁布所谓“对等关税”中绝大部分中国药品(包含各类化药、疫苗、生物制品等)位于豁免名单,原料药方面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激素类、抗生素和抗感染类等也被纳入了豁免清单,医疗器械未在豁免清单。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其中对美出口额同比增长显著。2024 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93.76 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进口额914.12 亿美元,同比下降2%,出口额1079.64 亿美元,同比增长5.9%。美国市场方面,2024 年我国进口150.57 亿美元,同比下降4.6%;出口额为190.47 亿美元,同比增长11.75%。
据生物技术行业、政策和学术领袖联盟“活性药物成分创新中心”(APIIC)报告显示,美国人日常服用的仿制药中,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活性药物成分,且前100 种处方仿制药中约83%依赖进口,2024 年进口价值约700-800 亿美元的仿制药,其中印度和中国是最大供应国,贡献近50%-60%进口量。同时,美国仅20%的原料药为本国自主生产。我们认为由于美国仿制药与原料药进口依赖度较高,药品征收关税后美国短期很难实现本土替代。反而加征关税后可能导致药品成本上升,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供应链重组和产业回流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难度较大。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关税加征后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的风险。
投资建议:中国医药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未来的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尽管药品目前未被纳入关税清单,但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我们认为由于美国药品市场对中国供应链存在结构性依赖,尤其在原料药和短缺药领域,短期内难以实现本土替代。我们也看到国内多家药企同步推进的“非美市场增量+本土化生产+成本管控”策略,或成为应对贸易壁垒的核心路径。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涨价或无美国业务敞口的上市公司,创新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中药(片仔癀、同仁堂)+血制品(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器械(惠泰医疗、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以及短期聚焦一季报超预期标的,长期布局全球化能力突出的非美市场布局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扰动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本文来源转载:

机械行业:科学仪器:自主可控紧迫性升级 期待国产化率的跨越式提升 通信行业:5G-A及6G标准研究持续推进 投资机会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