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002444):风雨难撼千钧锚定 工具巨星飞轮越壑
一、对等关税:危中育机,强者破局
事件:美国时间4 月2 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税率高达34%,叠加此前措施,累计关税达54%。此外,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设定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等关税”方面,对越南关税将高达46%,泰国关税为36%,该关税将于美国时间4 月9 日生效。
我们认为:短期对全球衰退及出口链的担忧情绪或将迅速升温至阶段性顶点,但需认识到,随着各国贸易谈判的推进及关税税率潜在调整,市场风险偏好将逐步修复。巨星科技作为手工具出海龙头,全球化能力超群,在关税周期中具备更强抗风险能力。
二、短期冲击测算:最悲观预期下,公司利润边际影响明确可控关税传导路径明确:以2024 年对美国出口为基准测算,美国收入占比65%-70%,其中主要为ODM 业务。一方面,ODM 风险隔离:ODM 采用FOB 交付,货物所有权及风险在装运港转移至客户,关税成本明确由客户全额承担,且公司不会通过降价承担关税,对应地,公司将致力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步加速研发高性价比新品,进一步巩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OBM 涨价覆盖:自有品牌产品因中国直供美国需承担54%累计关税,但公司自4 月起启动提价,以终端售价20 美元的商品为例,我们测算终端提价11%即可覆盖新增的54%关税成本。工具行业特性(出货价与终端售价存在3-4 倍价差)支撑传导效率,且2019 年25%关税已通过涨价完全消化,历史路径可复现。
三、中期格局推演:海外产能仍具备比较优势,仍是稀缺资源和稀缺能力1、非美产能仍有比较优势:以越南为例,尽管本轮关税政策将中越工具类产品关税差从45%(中国45% vs 越南0%)收窄至33%(中国79% vs 越南46%),但关税相对税率差依然显著,以终端售价20 美元的商品为例,我们测算中国/越南/泰国出货的产品终端分别涨价11%/8%/4%可覆盖此轮新增关税成本,东南亚价格调整空间更低,且基于全球工具制造产能长期集中于中国及东南亚,产能迁移壁垒高企,东南亚综合成本仍具备显著比较优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32 条款下加征的钢铝25%关税将不与对等关税叠加,也为公司部分产品(如铁柜)提供了额外缓冲。
2、工具行业美国本土产能难言优势变强:由于本次为全球加征关税,工具上游依赖亚洲产业链,美国本土产能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仍是不小的挑战,制造成本上升幅度可能不低于关税税率幅度。因此,北美本土产能份额提升仍面临诸多阻碍。
3、我们认为,关税下美国建材零售商对供应链稳定性与全球化能力的要求趋严,加征关税无异于提升行业竞争门槛,公司作为率先海外布局的龙头企业,有望借助全球产能布局能力获取更多份额。
四、行业需求:短期冲击可控,降息带来中长期大周期机遇①需求——关税冲击终端需求可控:复盘2018-2019 年关税冲击,巨星和行业都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行业单价较低,终端加价倍率高,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具体看,关税落地后,行业增速稳定,龙头公司毛利平稳,净利逐渐回升。
②地产——降息反而提振地产需求:“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市场显著提高对美联储2025 年降息次数的预期,截止至2025/4/6,市场预期年度大概率降息4 次,共100bp。联邦基金利率迅速降低,或能迅速将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向下触及2020-2022 年低房贷利率的“锁定效应”,带来地产复苏斜率显著提高,进而提振工具需求。
五、公司α:格局重构背景下,坚定拥抱产业链佼佼者格局重构背景下,投资框架背景需调整,自主品牌与否不是唯一衡量体系。巨星在产业链地位较高,仅次于渠道,甚至某种意义上与渠道共进退(渠道自主品牌的核心代工方,行业SKU 数量巨大,公司相对渠道有强供应链优势;公司相对行业竞对,有强渠道优势)。因此,在贸易格局存在变数的背景下,巨星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有望在本轮中攫取更多份额。
六、盈利预测及估值
尽管美国对等关税对出口链情绪形成短期压制,但就巨星而言,预计全年边际利润影响可控。工具行业未来随美国进入降息周期,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良好趋势拾级而上。巨星科技是我国工具行业出口龙头,参考上一轮加征关税后公司优秀表现,我们认为公司已锤炼出相当的外部风险抵御能力。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4.1/28.5/34.9 亿元,同比增加42.5%/18.4%/22.2%,当前市值对应PE 为13.6/11.5/9.4X。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2026 年平均PE 分别为19.4/16.0/13.7,巨星存在一定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七、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