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双鹤(600062):24年业绩符合预期 专科及慢病业务保持增长
公司发布24 年年报,整体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从业务板块来看,专科及慢病业务保持增长,输液以及原料药业务出现下滑。
公司积极进行外延并购,实现业务整合,通过收购华润紫竹,丰富了公司女性健康领域产品线。2025 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创新研发进程,稳步拓展创新药管线。同时持续围绕合成生物、细分赛道龙头、创新型企业开展外延并购。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
事件
3 月19 日华润双鹤发布2024 年度报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12.12 亿元,同比下降0.87%;归母净利润为16.28 亿元,同比下降2.5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32 亿元,同比增长16.14%;基本每股收益1.58 元/股。
简评
业绩符合预期,专科及慢病业务保持增长
3 月19 日华润双鹤发布2024 年年度公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12.12 亿元,同比下降0.87%,从各业务板块来看,下滑主要集中在输液业务以及原料业务。同时公司2024 年净利润也略有下降,扣非净利润显著增长,归因于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慢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核心产品0 号收入同比增长 1%;缬沙坦氢氯噻嗪、 硝苯地平缓控释系列、厄贝沙坦分散片等充分挖掘集采红利、发挥渠道功能,销量及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专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3%。(1)尽管受到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和部分产品集采影响,儿科用药领域收入同比增长4%,核心产品珂立苏收入同比增长 8%,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公司通过BD 积极拓展新的儿科产品,加快新品导入;(2)肾科用药领域收入同比略有下降,核心产品腹膜透析液满产生产销售,低钙腹膜透析液系列产品获批上市,正在加快市场导入; (3)精神/神经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核心产品丙戊酸镁缓释片收入同比增长 3%,重点产品普瑞巴林收入同比增长16%;(4)肿瘤领域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替尼泊苷收入同比增长89%,上市3 年实现年销售过亿,白消安收入同比增长63%。
输液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2023 年疫情管控放开后输液市场快速增长,至2024 年下半年市场需求调整性回落减少,基础输液收入同比持平,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存量治疗、营养输液受带量采购影响价格下降,公司积极拓展新的治疗性输液产品,加快产品补充。 除制剂配套类原料外,原料药业务持续受行业价格下行影响,收入同比下滑8%。公司加大原料药市场拓展以弥补价格下降影响,重点产品辅酶Q10、利福霉素S 钠盐、依诺肝素钠和肝素钠原料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4%、86%、61%、34%。
2025 年展望:加快研发创新,积极推动外延发展2025 年,公司将继续深入落实研发创新和外延发展双轮驱动, 2025 年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保持不低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同时加快研发创新,深化市场思维、临床思维在产品管线布局中的原则性,加强研发立项及后评价,推进研发创新为公司产品结构转型贡献价值。对于仿制药研发强化研产销协同联动,打造高质量品牌仿制药;立足临床需求满足和市场价值提升推进技术平台,加快推进改良型新药及进口引进;持续推进高效创新药研发体系的建设和能力精进。
公司积极通过外延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整合、产品获取。24 年完成华润紫竹股权并购,丰富了公司女性健康、眼科、口腔领域产品线,有助于实现双方在渠道营销、产品布局、 国际业务和零售业务等方面的规模效益和协
同效益;引进 1.1 类天然药物新药香雷糖足膏 “速必一”,该产品为糖尿病足溃疡中国大陆第一个 1.1 类创新药,公司获得此药物中国大陆地区20 年独家代理权,将极大提高“速必一”药物可及性,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
25 年公司将加大力度,持续围绕合成生物、细分赛道龙头、创新型企业开展并购,围绕早期管线和围上市期管线加快产品引进。
财务分析: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上涨,需持续关注效率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41%、8.57%以及4.95%,同比分别+3.56 个百分点,+10.17 个百分点以及-11.57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的上涨主因是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管理复杂度增加。公司财务费用由2023 年的-5500.48 万元变为为-3584.48 万元,主要是由于24 年定期存款及收购的华润紫竹向其原股东归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较上年减少。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3.41%,同比增加14.66百分点;流动比率为1.87,速动比率为1.47;总债务为12.05 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1.15 亿元,短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为9.56%。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25 亿元,同比减少1.83 百分点。截至2024 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为28.51 亿元,同比减少17.65 百分点。
盈利预测、估值和投资建议
华润双鹤是华润集团医药板块的支柱企业,在国内化学仿制药以及大输液领域优势明显。考虑到公司的品牌优势以及丰富的产品,同时公司加速布局仿制药专科领域,未来外延整合有望加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公司内生业务营业收入为115.59 亿元、121.64 亿元、130.9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 亿元、17.9 亿元、19.7 亿元,对应PE12、11、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新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新药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成功率低等特点,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获批上市,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面临失风险。
大输液产品销售可能不及预期: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因产品竞争格局、公司营销能力等因素影响,核心板块大输液产品放量可能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风险:因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在研发过程中,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上市,既存在因企业技术、流程等不达标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存在与监管方沟通不及时,不合规等风险。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药物上市后在销售过程中会受到可能的疫情影响、物流运力不足、生产产能不足等风险。
还需要警惕核心技术人员变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