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美光发布涨价函 存储价格有望逐步回升
半导体:存储大厂美光发布涨价函,主流存储品类价格见底回温的趋势已经形成。
消费电子:小米发布新款音频智能眼镜,提升轻量化表现。带摄像头的可拍摄智能眼镜将是今明两年的主流产品形态, 消费电子巨头下场有望加速行业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与行业资源的极化效应正在重塑智驾行业的竞争格局,地平线CEO预测20%自研与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
行业动态信息
1、半导体:存储大厂美光发布涨价函,主流存储品类价格见底回温的趋势已经形成。
美光继闪迪、长江存储后,也发布涨价函。函件显示, 由于需求出现超预期增长,美光决定提高产品价格以应对市场变化。CFM预计,美光本次涨价幅度在10%-15%。
美光、闪迪、长江存储等厂商陆续调价,释放存储行业周期回暖的信号。TrendForce 最新预测已将NAND Flash 价格止跌回稳的时间节点由25Q3提前至25Q2。供给端,自2024Q4起,NAND Flash原厂陆续减产,减产效应正逐步显现。需求端,消费电子品牌商顺应国际形势变化而提前生产,带动需求,加之PC、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已开始重建库存。DRAM 方面, 2025Q1 下游品牌厂大都提前出货因应国际形势变化,有助供应链中DRAM的库存去化,TrendForce 预计25Q2 传统DRAM(不含HBM)的价格跌幅将收敛季减0%至5%。
渠道市场的存储现货价格也受到备货热度升温而持续走高,价格上涨的品类正越来越多,包括存储颗粒与模组。CFM 表示,原厂仍保持强势控货拉涨态度,Good die 价格普遍上扬,使得部分现货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存储现货市场供需关系趋紧加剧。
存储大厂自2024 年末启动的产能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主流存储品类价格见底回温的趋势已经形成。后续涨价态势能否持续,仍需要关注终端的需求复苏力度及库存去化进度。历史上每一轮大周期,上行、下行周期大致为2 年,但23 年至今的存储周期开始呈现周期缩短、波动加剧的特征,未来需重点关注头部厂商产能策略动态,以及终端厂商备货节奏等边际变化。
2、消费电子:小米发布新款音频智能眼镜,提升轻量化表现。带摄像头的可拍摄智能眼镜将是今明两年的主流产品形态,消费电子巨头下场有望加速行业发展。
3 月24 日,小米正式推出全新的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相比上一代产品,该款智能眼镜仍采用音频方案, 不搭载摄像头。主要升级在于轻量化设计,整机重量减至27.9g,镜腿最薄处仅5 毫米。售价方面,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 定价1199 元,众筹优惠价999 元。
目前,智能眼镜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态,并呈现出由低至高的价格梯度。第一类是不带摄像头的纯音频智能眼镜,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 即属于此类。第二类是配备摄像头与音频功能的可拍摄智能眼镜,典型代表为Meta Ray-Ban AI 眼镜。第三类则集成摄像头、音频与显示功能,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从各大厂商已公布的产品信息来看,带摄像头与音频的可拍摄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今明两年的主流产品形态,而小米的首款可拍摄智能眼镜预计将在4 月发布。消费电子巨头入局AI 智能眼镜赛道,不仅将凭借技术与供应链优势推出更具实用性和竞争力的产品,还可能通过成本控制降低售价,提升市场接受度。2025 年将是AI 眼镜行业百镜大战的起点,建议重点关注产业催化。
3、汽车电子: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与行业资源的极化效应正在重塑智驾行业的竞争格局,地平线CEO 预测20%自研与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本周在北京举办,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余凯博士在会上分享了对智驾发展趋势、合作模式演变的思考与判断。智能驾驶已经迎来价值拐点,将于3年实现脱手开(hands off)、5年实现闭眼开(eyes off)、10 年实现随心开(minds off)。智驾行业也即将迎来快速收敛的全新阶段,主要推动因素有两点:(1)“高打低”即高研发投入与高人才要求,每年数十亿级别算力投入、前人以上研发团队, 人才持续向顶尖团队汇聚。(2)“快打慢”,第一梯队软件性能迭代加速,二、三梯队产品力不足、快速出局,大算力芯片加速下探至更低价位。由于只有极少数车企在资金、人才、技术和数据具备“全栈自研” 能力,开放合作将成为未来主流。2021 年国内高阶智驾方案销量中,超过90%来自于OEM 自研方案,不到10%来自于第三方解决方案。2024 年,第三方解决方案比例升至约40%。未来预计20%自研与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地平线CEO 余凯的判断表明,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与行业资源的极化效应正在重塑智驾行业的竞争格局,未来更多玩家将转向开放合作的模式以分摊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普惠。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局限于硬件堆料或软件单点突破,而是转向对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与差异化场景定义。唯有在技术开放与生态共建中找准定位的企业,才能在“收敛期”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从“驾驶辅助”到“出行革命”的跨越。
4、投资建议:
半导体:算力芯片(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存储(兆易创新)、AIoT(晶晨股份)、射频(唯捷创芯、卓胜微)、CIS(韦尔股份)、模拟(圣邦股份、芯海科技)、设备(长川科技);消费电子:立讯精密、长盈精密、水晶光电、华勤技术;PCB 及被动元件: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三环集团、顺络电子、洁美科技。
5、风险提示: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