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股份(601126):国内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持续推进品类拓展
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80 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业务覆盖输变电与发电全领域。公司为输变电领域提供从1000kV 特高压到10kV 低压全系列的保护、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如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安全稳定控制及保护、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信息及运维系统、智能运检,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提供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二次设备集成,以及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智慧运维的新能源集控系统解决方案。
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公司提供自主可控的电力保护、电气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仿真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发电领域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产业政策频出。国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是主要方向之一。
政策层面,发改委、能源局持续颁布电网建设规划。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提出的重点方向包括:
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提升新型主体涉网性能,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等。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在具备条件地区推广车网协调互动和构网型新能源、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到2030 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我们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产业政策频出,将拉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公司持续加强品类拓展。公司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类拓展,例如2024 年,公司调相机产品对新能源业务的高增速带来一定支撑,调相机集成能力要求较高,公司相关产品主要有DCS、SFC、继电保护、励磁系统等控制类及电力电子类产品。
公司长期以来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以保障公司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比较新的成果包括:源网荷储的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构网型储能和构网型SVG 解决方案等。我们认为,公司持续的技术研发,使得公司产品能匹配新需求,拓宽产品品类,拉动业务的持续增长。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抓住海外新能源发展机遇,持续扎根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
产品技术方面,提供除二次系统外,加强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开关、储能等产品的市场拓展。在应用案例方面,有印尼达来甘自备电厂项目、印度市场SVG 项目、阿曼苏哈尔变电站等项目。
分项业务预测主要假设。
(1)电网自动化
公司为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输变电领域提供从1000kV 特高压到10kV 低压全系列的保护、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如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智能运检等,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我们认为,国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将拉动公司电网自动化业务的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电网自动化收入增速分别为:12%、13%、13%,毛利率分别为40.14%、39.89%、39.89%。
(2)电厂及工业自动化
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提供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二次设备集成,新能源集控系统解决方案等。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提供电力保护、电气自动化、过程自动化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同时,面向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供用电领域,提供供用电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面向工商业等终端用电领域,提供基于 AI 与物联网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等。
我们认为,公司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下游客户种类丰富,公司持续加强品类拓展,例如2024 年,公司调相机产品对新能源业务的高增速带来一定支撑。将支撑公司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业务的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电厂及工业自动化收入增速分别为:25%、25%、24%,毛利率分别为26.24%、25.99%、25.99%。
(3)合计
基于对主要板块的假设,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20.44%、19.72%、19.60%,毛利率分别为:32.04%、31.38%、30.9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 亿元、8.52 亿元、9.94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7 元、1.02元、1.19 元。基于同业估值水平,以及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给予公司2025 年PE20-25X,对应合理价格区间20.4-25.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投资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