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回购增持涌现 央企极具配置价值
市场短期快速调整,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回购与增持,规模显著增加。自2025 年4 月3日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以来,截至2025 年4 月8 日,沪深300、创业板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下跌6.0%、12.6%、13.3%、15.8%。市场波动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密集涌现,释放出强烈的信号:4 月7、8 日,共计108 家A 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预案,总金额(按上限统计,下同)为620.6 亿,日均金额较前一周环比大增2432.9%。其中,75 家公司计划回购(金额373.4 亿),33 家公司计划增持(金额247.1 亿),具体见附表1。央、国企是本轮回购、增持潮的中坚力量:其增持金额(按上限)占比高达60.4%,堪称中流砥柱。
国资委出手,两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合计增持1800 亿。除了企业自身层面的努力,同样在4 月7、8 日,国资委出手,全力支撑央企上市公司股价,具体而言:(1)国务院国资委: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2)中国国新:将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800 亿。(3)中国诚通: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1000 亿,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央企的基本面优势凸显,无惧外围扰动。截至2024Q3,A 股央企整体ROE-TTM 为9.0%,剔除金融整体ROE-TTM 为8.5%,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领先。此外,中央企业聚焦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业绩稳定性高且受所谓“对等”关税冲击明显更小,在受到国资委全力支撑后,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和配置价值。
把分红与回购、增持结合起来,筛选值得关注的优质央企供参考。
风险提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节奏低于预期;海外风险增加。